兩年不在,京城也變了模樣,最大的變化就是新皇宮建好了。
被炸掉的舊址已經清理干凈,官家怕那塊兒還有遺留的毒氣沒敢直接在原地建宮殿,而是在周圍圈出來一片地方來重新規劃。
眾所周知,大宋的皇宮是在節度使治所的基礎上建的,周圍都是百姓的住宅,想擴建就要先拆遷民房。
太宗皇帝時想擴建皇宮,大臣們去和周圍的百姓商量搬遷之事,可是大多數百姓不愿意搬,擴建皇宮的事情只好作罷。
一直到仁宗皇帝,周圍的百姓都能站在宮墻下聽宮里的熱鬧。
前兩年官家修皇宮想避開舊址找地方重建,也試著讓大臣去找周邊的百姓談搬遷,當時想著極有可能和太宗年間一樣鎩羽而歸,甚至反對的百姓會更多。
故土難離,周邊的百姓祖祖輩輩都住在附近,街坊鄰里相處那么多年了肯定不樂意搬家。
沒想到峰回路轉,皇宮周邊的百姓都知道舊皇宮里里外外都是毒,且不說可以理解官家不想再原地建新宮殿,就連他們也怕宮里的毒氣彌漫出來影響到他們家閨女媳婦生娃,有能力搬走的都搬的差不多了,現在還留著的都是買不起第二棟宅子的人家。
自從皇宮有毒的消息傳開,他們這邊房價暴跌,離皇宮越近越沒人敢買。
人都是惜命的,官家都不敢住的宅子誰敢住?
現在官家愿意出錢出力幫他們搬家他們求之不得,趕緊的別磨蹭,只要能給他們安排妥當他們立刻搬家。
就……
也算是歪打正著皆大歡喜。
朝堂上的變動牽動人心,不過暫時和蘇景殊沒有關系。
沒人會關注大風大浪中的小蝦米,現在的他就是不起眼的小蝦米,在地方可以當二把手三把手,回到京城只能給大佬們打下手。
小蝦米好,小蝦米悶聲辦事才最安全。
小小蘇大人在家休息一天,第二天就帶著他提前準備好的述職材料面圣去了。
匯報工作而已,小意思。
新皇宮他還沒見過,時間來得及的話還能讓小金大腿帶他在御花園里轉轉,免費的皇家園林不看白不看。
蘇景殊跟著帶路的內侍去皇宮,他是同批進士中最先回到京城的,其他人要么沒收到調令要么還在路上,第一名和其他人的待遇有點不一樣,加上他還有小金大腿幫著在官家面前刷存在感,提前被官家提溜出來也正常。
問題是,來之前也沒人和他說有這么多人當聽眾啊。
一般述職都是走個過場,他們現在是在推行新政所以要說的詳細些,詳細些就詳細些,弄成個人發布會是不是有點離譜?
今天應該不是大朝會吧?
政事堂的相公們來找茬他可以理解,怎么六部三法司也來人了?連包大人都沒缺席,真的不是大朝會嗎?
蘇景殊心里有些打鼓,不過也沒有太緊張,一個人聽和十個人聽對他來
說沒有區別,一百個人來聽也是該怎么說就怎么說。
太子殿下不著痕跡的朝小伙伴眨眨眼睛,非常期待小伙伴接下來的表現。
登州的情況是他親眼看過的,和周邊其他各州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好政績不能他一個人夸,得讓朝中群臣一起夸。
應夸盡夸,不要不好意思,他們子安愛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