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再怎么繁榮也擋不住這是個階級分明的時代,文臣的地位從開國以來便居高不下,讀書人或多或少都有點清高的小毛病。
士農工商三教九流,戲子地位低微,追捧名角兒的時候一擲千金,真把他們放在眼里的卻沒多少人。
讀書人讀書為的是做官,考不中進士做不了官才會退而求其次干其他事情來謀生,很明顯,愿意混跡市井的基本上都不被那些有正經差事的讀書人放在眼里。
官場上的鄙視鏈就不用說了,最受尊崇的是那些錢多事少的清貴官,最好是錢權兩不沾的那種,這樣顯得他們不戀權還不貪財,坐得住冷板凳才有資格被天下人稱贊。
話是這么說,但是該往上爬還是得往上爬。
讀書人的出路很多,可以去官場當臨時工,可以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收學生教書育人,可以退一步經商,可以不撞南墻不回頭考到頭發花白。
不管走哪條路,混跡市井都在鄙視鏈最底層。
有才也不行,人家會說有才為什么不去做官?
能賺錢也不行,人家會說渾身都是銅臭味掉錢眼里了。
他們自己或許覺得已經足夠放下身段,可潛意識里的瞧不起騙不了人,戲班子的班主能在京城站穩腳跟自然不會看不出對面到底是什么意思,面上和和氣氣找個借口將人送走,扭頭就呸呸呸嫌晦氣。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那本子別說京城找不到戲班子愿意演,整個大宋都找不出幾個愿意看的。
百姓看戲是為了放松找樂子,不是為了聽人講大道理,他們西嶺先生的戲本子節奏夠快通俗易懂,那些人送來的呢,嘖,他都不想說。
天知道他們前些天嚇成什么樣子,官府那邊他們已經問過了,戲本子也拿過去給主管民間書籍戲文的官員看過,要不是西嶺先生的戲本子實在找不出問題他們都不敢演后半出。
雖然他們惹不起那些當官的,但是當官的也不能把他們當刀使,城里的百姓鬧起來幾個戲班子能抗住?
最先和蘇景殊合作的戲班子班主氣的不行,本來他可以獨占這個戲本子,現在為了轉移風險只能心頭滴血將全城的戲班子都拉下水。
全城的觀眾啊,以這出戲的火爆程度只能他們家演的話他都不敢想能賺多少錢。
斷人財路猶如弒人父母,那些利用他們的戲來引導全城百姓反對新法詆毀王相公的家伙你們良心不痛嗎?
當官的旱澇保收什么時候都有俸祿拿,他們戲班子三年五年也不一定能火這么一出戲,一出戲火起來要不了多久就會有其他戲班子排類似的劇目來搶生意,茶館酒樓的說書人也都會跟上,本來能大賺特賺的時間就不多,現在還被迫主動把賺錢的機會分給同行,天知道他晚上做夢都是到手的金銀銅板飛進了別人的口袋。
養戲班子有多難那些當官的知道嗎?他們不知道!他們就知道攪和別人的生意!
這個戲班子的班主糟心不已
,??癑???偛瑓?瑑葶???
??襣?葶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就算知道演這出戲有風險,看在劇目足夠火爆的面子上他們也冒得起這個險。
賺錢哪有沒風險的,他們自己的戲不也經常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叫停?
天大地大賺錢最大,先把這波錢賺了再說。
戲班子的班主們私底下聯絡挺多,能在京城穩定下來的戲班子都不是一般人,成員有真本事,班主也都是人精,他們知道這次的生意到底是怎么來的,也樂意賣倒霉催的同行一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