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蘇子安那小子不可小覷。
縱觀整個朝堂,除了那小子他想不出還有誰敢這么胡來,偏偏了解那小子為人的人太少,短時間內不會有人將事情和他聯系到一起。
所以背鍋的只能是他這個在傳聞中忍辱負重深有苦衷的王相公。
哦,或許還要加上為他沖鋒陷陣的呂惠卿。
這天一大早,司農寺的一把手呂大人就被王相公派來的人請去一同進宮面圣,說是幾位御史諫官在官家面前狀告王相公,也不知道到底告了什么,告著告著就開始想撞柱子。
撞柱子?這是要死諫啊!
難怪王相公匆匆忙忙將呂大人喊走一起面圣,御史胡攪蠻纏起來不講理,王相公的身份不好和他們一般見識,這種打嘴仗的活兒從來都是他們呂大人出馬。
王相公在朝堂上舌戰群儒戰斗力非凡,呂大人的戰斗力比王相公還高,這倆人湊到一起去吵架場面一定相當精彩。
可惜他們看不到。
寺中兼判胡宗愈胡大人笑呵呵的目送呂惠卿離開,然后轉身說道,“我猜那些御史諫官是為了坊間盛傳的《白發魔女傳奇》這出戲狀告王相公。”
旁邊的寺丞煞有其事的點頭,“前些天城里那么熱鬧,不出意料的話應該是呂大人的主意。”
這話引來同僚們的連連附和,“呂大人也真是,好歹通知我們一聲,現在弄得連我們一起蒙在鼓里,天知道前幾天的氛圍有多嚇人。”
蘇景殊心虛的移開目光,他最近不敢在司農寺冒頭的原因就是這。
本來選定的背鍋俠是他們家王叔父,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現在司農寺乃至整個朝堂都覺得折騰出這出事情的真正黑手是呂惠卿。
事情可能是老王辦的,但是點子肯定是呂惠卿出的。
所有人都知道當初條例司還在的時候呂惠卿就經常給王安石出主意,新法條例基本上都是他們兩個人商定,這事兒肯定也是倆人商量好的。
王安石在朝中名聲不太好,呂惠卿在朝中名聲更不好,不好到司馬光直接在官家面前說呂惠卿不是好人,王安石被朝野唾罵都是呂惠卿的鍋。
他們司馬大人和老王關系好的時候是真好,以至于倆人政見不合分道揚鑣司馬光還在給老王找理由。
呂惠卿此人是奸佞而非良臣,都是因為他才讓王安石招致朝野誹謗,王介甫賢良卻固執又不諳世務,若不是他呂惠卿籌謀變法讓王介甫出面推行,天下人也不會連著王介甫一起罵。
聽聽這話說的,錯的都是別人,反正他們介甫沒錯。
說實話,他感覺司馬光對老王的濾鏡也夠深的。
不過這會兒應該已經碎的稀巴爛了,拿膠水都粘不起來的那種稀巴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