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這家伙瘋了?
天上也沒下紅雨啊。
胡大人:……
胡大人皮笑肉不笑,“呂大人進宮面圣,可是又被朝臣彈劾了?”
呂惠卿無聲松了口氣,還好還好,如此陰陽怪氣,還是他認識的那個胡完夫。
蘇景殊和郟亶跟著眾人一起出來,聽見外面的話后一個故作淡定一個皺眉搖頭。
故作淡定的那個不敢往前湊,皺眉搖頭的那個過去勸他們拌嘴好歹進來拌,站在門口漏風漏的屋里跟著冷。
呂惠卿放下簾子,不著痕跡的往躲在后面的蘇同判處看了一眼,一邊解斗篷一邊嘆氣,“自從呂大人出知潁州,朝中的御史諫官是越來越瘋了,什么事情都能往咱們新黨身上推,連外頭百姓看個戲也要怪我們,你們說稀奇不稀奇?”
司農寺的諸位已經認定事情和他脫不了干系,聽他這么說都頓了一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一會兒才附和著接話。
就是那種,我們都知道幕后推手是你,既然你不愿意讓別人知道幕后推手是你,那我們就當什么都不知道。
而真正的幕后推手混在一群自以為知道真相的同僚中,頂著背鍋俠似笑非笑的眼神,干巴巴的跟著其他同僚一起附和。
是啊是啊,御史諫官真是太過分了,百姓就是看個戲而已,怎么就牽扯到他們身上了?
胡亂攀咬,過分!
看那架勢不知道的還真不覺得事情和他有關。
呂惠卿之前也沒想過鬧出那么大動靜的人就在身邊,前些天和王安石一起挨罵的時候還抱怨過朝中反對派在朝堂上彈劾他們也就算了還在坊間引導百姓罵他們手段太臟。
結果可好,真正有手段的不是反對派,而是他們自己。
難怪幾個御史氣的語無倫次要撞柱子。
要不是路上王相公和他解釋了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也想不到這種前半截挨罵后半截罵回去的策略是這小子想出來的。
司農寺的活兒那么多,他哪兒來的時間寫戲本子?還是寫出來就能火遍全城的戲本子?
王相公也是,計劃開始時好歹和他打聲招呼,這弄得他跟著提心吊膽,差點就以為他們連年都過不了就要被集體貶出京城。
人不可貌相,這次真是長見識了。
誰說蘇家只有蘇子瞻蘇子由兄弟倆能搞事?他們小弟比他們倆更能搞事!
幸好這小子站在他們這邊,要是和他哥一個立場,不管是哪個哥的立場,他們這邊都得焦頭爛額。
人才啊!
蘇景殊看呂大人并不介意當這個背鍋俠索性也
不在乎了,他向天發誓他們最開始沒想讓呂大人當背鍋俠,奈何人民群眾覺得幕后黑手是呂大人,他們也不好和人民群眾對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