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稅制,要不看看分稅制?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怎么劃分,收入怎么劃分,還有地方與地方、地方與中央之間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說起這個他可就不困了,回頭有機會他能寫本書來單獨介紹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時代是發展的,社會是進步的,制度適不適合現在他不確定,但是后世在用的制度肯定他們現在用的合理。
別管合適不合適先拿過來參考參考,靈感有時候就是這么來,萬一哪位大佬迸發出適合大宋現狀的最優解他們就賺大發了。
小小蘇奮筆疾書,思路順暢下筆如有神,一晚上沒睡也不耽誤他第二天早上起來精神奕奕。
收拾收拾去吃早飯,吃飽之后讓爹娘做好他接下來要搞事的心理準備,在老爹掄板凳之前撒腿就跑,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如此絲滑不愧是他。
程夫人讓下人收拾餐桌,順便安慰旁邊的老蘇讓他不要緊張。
他們家仨小子都有分寸,再闖禍也闖不到哪兒去。
子安還算好的,至少搞事之前知道打聲招呼,另外兩個連招呼都不打,等他們知道的時候事情都結束了。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攔又攔不住,想干什么就讓他干。
蘇洵磨了磨牙,算了,兒子大了不聽話沒關系,過兩年小孫孫走走路會說話了他教小孫孫。
這天之前,沒有人能知道一份奏章究竟能鬧出多大動靜。
除了看到奏章的人。
抄家計劃在政事堂的宰相副相們手里傳了好幾圈,傳到最后放到桌上,愣是一個要碰的都沒有。
這是一晚上能寫出來的東西?
前面的抄家他們能理解,后面那些是什么意思?那小子想把大宋的財稅體制從頭到腳都換一遍?
等等,他們有點頭暈,王介甫你坐下,這事兒得好好聊。
一個王介甫就已經夠激進了,怎么還能有比這家伙更激進的?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王安石干巴巴辯解,“真不是我教的。”
雖然他平時的意見也很激進,但是和那小子相比還是他更穩當。
再說了,他要是能想出來這注意他早就自己干了,還用等到現在?
旁邊幾個人聽他這解釋立刻警惕起來,“你穩著點兒,別胡來。”
抄家應急已經很超出他們的接受能力,這時候把地方到中央的財稅體制全部推翻是想上天啊?
王安石眸光微閃,假裝剛才什么都沒想,煞有其事的說道,“諸位放心,我有分寸。”
旁邊幾個人:……
抱歉,這事兒真沒法放心。
王介甫有前科,他本人的辦事風格已經很出人意料,現在還有個比他更能出人意料的后輩,誰來了都不敢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