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了,這份奏章要送到御前嗎?
不送吧,不太合適。
送吧,更不合適。
年輕人性子急說干就干,他們官家的年紀也不大,萬一真的對這份奏章驚為天奏,接下來的動靜可比王介甫最開始張羅變法的時候大的多。
不行不行不行,局勢剛穩定沒幾年,肯定經不起這個折騰。
可是前面寫的那些又確實可行。
國庫這筆爛賬早晚得清,官家把薛向從東南調回來就說明他已經有查賬的想法,雖然抄家這法子聽上去不靠譜,但是仔細想想可行性非常高。
貪官該殺嗎?該!
蛀蟲該揪嗎?該!
先留出時間給地方官自查,能把吃進去的吐出來朝廷可以暫時睜只眼閉只眼,然后再讓皇城司和六扇門聯合起來查貪污,之后查的都是僥幸心理作祟覺得查不到他們身上的貪官,受到嚴懲也是活該。
法子是好法子,可水至清則無魚,就算官員本身清廉也沒誰能保證家族中人都清廉,真要這么干的話得罪的人怕是不比裁軍少。
“不管怎么說,還是得拿去給官家看看。”王安石眼疾手快拿回奏章,不給老干部們將東西扣下的機會。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畏手畏腳不可取。
能被朝廷查出來的肯定是有大問題的,身為官員知法犯法還有理了是吧?
得罪人就得罪
人,裁軍的時候有人罵他他照單全收,這時候有人罵他他可以理直氣壯的罵回去。
??葢葶???顛?豔??煑???彎??顛??
√想看醉酒花間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老王仔仔細細的收好奏章,已經想好待會兒到官家面前要怎么說。
從推行新法到現在,他就沒見過這么讓他理直氣壯的對策,還是子安那小子懂他,要是能不動不動就找他吵架就更好了。
事不宜遲,他先走一步。
王安石足下生風去求見官家,眨眼就消失在房間里,留下其他幾位宰輔面面相覷。
不行,不能讓那家伙一個人去面見官家,他們得在現場看那家伙到底怎么說。
官家,王介甫那張嘴不能全信,您得知道朝堂和民間到底是什么樣兒,不能全聽那家伙忽悠。
被留下的幾位連忙跟上,他們太清楚王介甫那張嘴有多能說了,不管接下來到底怎么辦,總之不能讓他在御前胡說。
官家昨天才召見過那個進獻《平戎策》的王韶,很明顯是不想再忍受西北那邊的上躥下跳,防范西夏入侵和滅夏完全是兩回事,需要的軍費也是天壤之別,官家已經被缺錢折騰的不太正常了,這時候和他說海里有金子他都能立刻派人去撈。
好吧,有點夸張,但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官家忍住!事情要循序漸進!實在不行咱多抄幾個貪官也行!別上來就那么大的動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