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殊把計劃書交到政事堂后就不管了,后續發展還是從太子殿下那兒聽來的。
魯迅先生說的對,拆屋效應放在哪兒都有用,屋子太暗想開個窗戶大家一定不允許,但是先提出來要把屋頂拆掉,他們就會愿意開窗了。
不錯不錯,不枉他一夜沒睡寫了那么多。
趙頊知道他的小伙伴能搞事,但是沒想到他這么能搞事。
他喜歡哈哈哈哈哈。
皇城司是皇帝的親信,六扇門現在歸他這個太子管,這倆衙門同時出擊整頓官場效果肯定奇好無比。
不讓他們整頓官場不行,要么犧牲一部分貪官,要么放手讓皇帝將整個財政體制掀翻,二選一朝臣自己選吧。
如果能選朝中大臣哪個都不想選,除了極少部分官員清廉的一分多余的錢都不曾碰過,官場上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點見不得人的收入。
別的不說,就說韓琦韓相公和富弼富相公,他們自己的確沒有貪污受賄,但是族人要么在官場上要么在商場上,即便那些經商的族人不主動干什么,別人看在上頭宰相的面子上也會給他們行方便。
官場上心照不宣的事情多如牛毛,官家會對這種情況睜只眼閉只眼嗎?
現在抓的是顯眼的貪官,說不準什么時候就開始抓不顯眼的潛規則,有幾個人到那時候還能全身而退?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包拯一樣跟石頭似的蒼蠅都叮不進去,也得考慮考慮普通官員的處境啊。
消息剛放出去的時候,朝中大臣都不覺得這事兒可行,除非官家想
讓朝堂崩潰,不然絕對不可能下手這么狠。
?葢?????問???????
16想看醉酒花間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嗎?請記住[]的域名[]16『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所有人都覺得皇帝是嘗到了抄家的甜頭準備故技重施,萬萬沒想到短短幾天時間王安石就把新的財權分配方式給擬了出來。
之前的分法是總量分配,負責收稅的是地方,所有的稅都收上來之后再按需分配,地方自留一部分,中央拿走一部分。
按照老王的新想法,以后中央和地方一起收稅。
先將百姓要繳納的稅分成兩種,田賦丁稅這種大宋所有百姓都要繳納的賦稅由朝廷派人下去收,今后地方只負責收那些地方特有的稅。
如此一來地方收上來的賦稅肯定不夠用,那么接下來就做預算找朝廷要,朝廷再將收上來的賦稅返還給地方。
這么做雖然麻煩了點兒,但是比起地方收稅然后留下自用的剩下的上交中央而言,可供地方官做手腳的余地就少了很多。
想找名頭讓百姓多交稅?京城每年都派人下去收稅,瞞能瞞多久?
地方全權把持稅收,報到中央的錢數是一定的,可真正收上來的和報到中央的是一個數嗎?
地方官不老實好辦,收權就完事兒了。
再說了,新法子這么做是在減少地方官的工作量,朝廷派人把收稅的活兒干了,地方官就不用起早貪黑的下去催促百姓,也不用各種找理由擴大自留份額。
過些日子三司調整一下增設一個會計司來管這些事情,不用擔心地方缺錢上報朝廷不給批,只要預算做的合格,所有錢糧的去向都有記錄,多少錢朝廷都給批。
啊?朝臣不同意?為什么不同意?該不會這也觸及他們的利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