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宜文字是經略安撫使的屬官,是軍隊體系的官員,對身體素質有要求很正常。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雖然大宋文人的審美偏愛清瘦文弱那一掛,但是并沒有人真的想要病歪歪的身體。
文臣升遷要熬資歷,權力越大公務越忙,如今朝中幾位相公不管年歲多大遇到緊急事務都依舊能通宵連軸轉,沒有個精力旺盛的好身體可能熬到半路就先掛了。
蘇機宜知道強身健體非常有必要,但是想想大冬天的天天早上出去跑操還是有種想撞墻的沖動。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要不出個規章制度讓京兆府所有文官訓練吧?
實在不行的話,只軍隊體系里的文官也行。
狄青笑的不行,“怕是不太行。”
一言不合就拉所有人下水,這小子今后肯定比他還招人厭。
跑圈主要是練耐力,文臣上戰場可以不敢殺敵,但是逃跑的時候必須得跑的掉。
讀書人嬌貴,讓他們集體出去跑圈他們能罵死,文臣上戰場是少數,到時候各個衙門的官員都撂擔子不干后果比緊急情況下上戰場卻跑不掉嚴重的多。
別人的死活他管不著,他只操心自己人。
蘇景殊吸吸鼻子,“我謝謝您。”
這個話題太令人傷心,他們還是繼續說西北各州的情況吧。
陜西路分永興軍路和秦鳳路和不分沒什么區別,政務一把手依舊是陜西轉運使,如今的轉運使正是先前王韶跟隨的蔡挺蔡大人。
能培養出王子純那樣的人才還能在動亂中抽空開了兩千多頃地的主官應該好相處,不好相處也沒關系,反正上頭還有個狄將軍扛著。
軍政這邊永興軍路歸狄將軍管,永興軍路治所京兆府某種意義上也是西北各州的首府,且永興軍路在鄜延、環慶、涇原、秦鳳等路的拱衛之中,即便有戰事也不會波及到這邊。
狄大元帥是塊磚,哪兒需要往哪兒搬。
這些年西北都是小打小鬧用不到狄青出馬,他和樂平公主相處時間比在京城還多。
鄜延路一把手郭逵也是成名已久的宿將,早年憑借其父恩蔭補任北班殿侍,仁宗年間西夏來犯,其兄抵御西夏入侵陣亡,郭逵又受朝廷優恤錄為二班奉職,當時范文正公正任陜西都部署,對他也是如子侄一般培養。
郭將軍也對得起范文正公的培養,地方兵變時敢孤身入城勸降叛軍,鎮守河東時也曾在談判桌上和契丹人據理力爭,這些年平亂討叛戰功彪炳,能成為狄大元帥之后第二位進入樞密院的武將靠的是真本事。
這么來算的話,倆人竟然能算個無名無分的師兄弟。
蘇景殊無聲嘆氣,雖然范文正公已經病逝,但是影響依舊無處不在。
當年范文正公等人到陜西的目的就是培養將才重建陜西的防御體系,如今西北各州的將領都是那時候發掘出來的,或多或少都能和范仲淹、韓琦、龐籍等人扯上點師生情誼。
狄青哼了一聲,“那家伙運氣比我好多了。”
郭逵領兵打仗的本事很厲害,在文臣那邊的名聲也比他好。
當年他進樞密院惹得朝堂大震,郭逵進樞密院卻是韓琦韓相公推薦,有韓相公做擔保那家伙甚至都沒怎么挨罵。
人比人氣死人。
他到西北坐鎮京兆府在文人口中是亂臣賊子,郭逵以宰執之資宣撫西北就是韓相公善于用人,好話壞話都讓他們說了,合著他干什么都得挨罵唄。
明明他的軍功比郭逵更多也更顯赫,就因為他不愿意洗掉臉上的刺青?
蘇景殊瞅了一眼,小聲道,“有可能。”
這年頭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狄將軍這種刺配充軍的俗稱賊配軍,差不多就是讀書人歧視鏈的最底端了。
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