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低聲罵了幾句,因為面前有個進士出身的文官還不能罵的太臟。
屋里的氣氛過于尷尬,熊熊燃燒的炭盆都擋不住寒氣颼颼往外冒。
蘇景殊搓搓胳膊,生硬的轉移話題,“狄將軍,您和李復圭李大人打過交道嗎?”
不說郭將軍了,他們接著說剩下兩位西北主官。
環慶路一把手李復圭是個能臣,出身名門且能力非常出眾,不過卻名聲毀譽參半,喜歡他的非常喜歡,討厭他的非常討厭。
李大人曾在湖北、兩浙、淮南等地擔任轉運使,在理財搞錢方面很有一手,地方百姓甚至在他離任后為他建立生祠來紀念。
看他之前的為官經歷就知道這人肯定戳老王的喜好,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蘇景殊離京之前王安石特意拉著他講解西北各路的一把手,其中著重講的就是環慶路經略安撫使兼慶州知州李復圭和秦鳳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秦州知州李師中。
前者是非常被老王看重,后者是非常被老王厭惡。
李師中李大人也是文臣出身,或者說,西北這邊除了狄大元帥和郭將軍其他路州的一把手都是進士出身的讀書人。
出身太過正統也就意味著有極大的可能反對新法,李師中也不例外,雖然他人不在京城,但是有關新法的奏疏依舊能源源不斷送到御前。
他看老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老王對他也差不多。
王韶能到秦鳳路擔任機宜文字老王功不可沒,秦鳳路的主官是看老王不順眼的李師中。
翻翻履歷,李大人也曾在西北當過經略安撫司的機宜文字。
唔,祝子純兄好運。
再回到老王非常喜歡的李復圭身上,能讓百姓為他立生祠紀念的官肯定不能說是壞官,但是這人性子特別急,急的不像個正常人的那種急。
離譜到什么程度呢?在滑州當知州的時候因為嫌棄麾下兵匠吵架太煩當場用鐵椎把人錘死了。
親自動手的那種。
額……
老王覺得這人雷厲風行,蘇景殊覺得不太行。
因為兵匠吵架太煩
直接拿鐵椎把人錘死,這種行為應該不能用“雷厲風行”來形容,那位李大人怕不是個狂躁癥患者。
硞絙??????虞???膉?葶??腛???譳拏????
?本作者醉酒花間提醒您最全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盡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李師中看老王不順眼但是好歹能講道理,李復圭是老王喜歡的性子但是一言不合就動手,萬一哪天發生爭執也給他來個當場錘殺怎么辦?
狄青心情本來就不好,聽到李復圭的名字更是殺氣騰騰,扯扯嘴角露出一抹假笑說道,“你是文臣,李復圭知道輕重。”
軍中士兵工匠死了沒人給他們出頭,進士出身的文官他殺一個試試?
嘖,欺軟怕硬的玩意兒。
蘇景殊頓了一下,沒敢接話。
聽出來了,狄大元帥和那位李大人關系非常不好。
也是,能隨意錘殺兵匠說明那位李大人并不把士兵放在眼里,惹他不開心了隨手殺幾個不算什么。
既然瞧不上士兵,那對武將肯定也沒什么好態度。
狄大元帥從小兵一路摸爬滾打才有今天的地位,甚至臉上還有一直不肯洗去的刺青,自持清高的文臣肯定看他更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