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諒祚一千多打十萬,即便是號稱十萬,縮水一半也還有五萬,結果可想而知。
更糟心的是,興許年前郭逵在綏州一口氣清了西夏八座堡寨讓慶州知州李復圭覺得他上他也行,于是在李宗諒殺出去后立刻命麾下武將李信等人率兵三千去助他一臂之力。
李信等人大概覺得三千打十萬的仗沒法打,到了荔原堡也沒打算真的出兵。
李宗諒一千打十萬肯定打不過,打著打著只能退回駐地,沒想到李信非但沒有沖出去當援軍,還把退回來的李宗諒和蕃部將士都拒之門外。
最后李宗諒和那一千多將士全部戰死,一個幸存的兵丁都沒有。
消息傳回慶州,李復圭氣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不敢出去和西夏人打也就算了還攔著己方殘兵不讓進,誰給他們的膽子這么干?
李信被罵的狗血淋頭,也怕李復圭秋后算賬算到他頭上,只能硬著頭皮帶上他那三千兵馬重復李宗諒的老路也去打鬧訛堡。
西夏這幾l年被大宋的火器嚇的不輕,騎兵避開駐軍敢肆無忌憚的劫掠,雙方大軍交戰不行,他們怕宋兵打不過直接拿炮轟。
之前打李宗諒是因為知道那是番兵手里沒大規模殺傷武器,真正對上宋人的軍隊心里還是慫慫的,即便對面只有三千人也不太敢打。
駐守鬧訛堡的黨項將領已經提前打聽過,環慶路各州基本上都有火炮,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對面來攻的兵力越少越危險。
宋軍待遇等級分明,番兵的待遇和裝備都比不過漢兵,李宗諒帶著一千多人攻打鬧訛堡純粹是莽,李信沒他那么莽,正如鬧訛堡的守軍所想,他出兵的時候帶足了裝備。
可惜火炮太重搬不動,他也沒權調動火炮,不然他真的能炮轟鬧訛堡。
一千打十萬打不過,三千打十萬也沒好哪兒l去。
大宋的武器水平不足以讓他們三千人打十萬,就算有火器傍身也扛不住人海戰術,西夏那邊看這戰好像沒想象中的難打于是直接三千人包了餃子,大有讓他們全都留在戰場上的架勢。
不過西夏軍中也不都是傻子,他們殺一千多番兵宋人能自個兒l遮掩過去,殺三千漢兵鬧訛堡就徹底沒法安寧了,于是又主動打開包圍圈把沒死的宋軍放走。
比直接戰死還丟人。
李復圭以為慶州的軍隊裝備精良,梁乙埋號稱率軍十萬估計能打仗的也就一萬出頭,李信率領三千精兵完全可以輕松拆了鬧訛堡,仗還沒開始打他已經寫好了請功的奏章。
武將打了勝仗功勞當然都是文臣的,沒有他們這些“儒將”的指揮粗鄙武人哪兒l來的本事打勝仗?
萬萬沒想到李信打輸了,不光輸了還輸的那么丟人。
李復圭沒法給上頭交差,惱羞成怒之下直接將參戰的將領全部下獄來墊背擋槍。!
醉酒花間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