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商人愿意來,駐守當地的士兵和家眷就能正常生活,時間長了還能通過收稅來增加收入,再加上時不時前來歸附的小部落,青澗城慢慢就能形成正常的城池。
事實證明種老將軍的法子很有用,延州守軍后來繼續向前修筑新的堡寨,之后又花好幾年的時間將延州外圍那些原本廢棄的堡寨重新撿了起來。
青澗城的成功經驗也給了他們信心,于是范文正公在慶州城外一百五十里處筑大順城打通慶州、延州的道路,在加強慶州防御的同時讓二州在戰時可以互相救援。
近幾年西夏攻打大宋敗多勝少固然是西北將士拼死殺出來的結果,但是沿邊能夠互相支援的堡寨也功不可沒。
修筑堡寨的重點:建城、屯田、招募商賈經營。
先建城讓守軍有城可守,再引水屯田保證即便后方糧草運不過來也不至于讓守軍餓死,最后招募商賈來經營城池。
定居的人口越多承擔風險的能力就越強,黨項人見到城里那么多人也不敢輕易來犯。
欺軟怕硬是人的天性,游騎劫掠也只會挑弱小的村寨下手。
堡寨是防御體系,是“防”,是“御”,是“守”,和“攻”是反義詞。
再看看韓相公的打算,深入西夏境內在銀州城外一百里的地方重筑羅兀城,讓民夫深入西夏境內去建城?
大宋的百姓在自家村寨都能被黨項游騎騷擾,帶著糧食建材深入西夏境內會一路順暢?
民夫建城時有大軍護送不用擔心人身安全?大宋的軍隊深入西夏境內西夏會沒反應?
即便西夏之前打了敗仗短時間內不敢倉促和大宋開戰讓他們在銀州城外筑了座城,鄜延路能派多少兵去守?糧草怎么往那邊運?一旦
糧草運不過去城里的守軍怎么辦?
之后的屯田和經營就更不用提了,青澗城那種大宋境內的城池都要給商賈各種好處才能讓他們冒險前來,羅兀城離大宋那么遠有誰敢去?
一座注定守不住且無法經營的城有必要建嗎?
蘇景殊看著地圖上的圈圈點點,“不知道韓相公怎么想的。”
都已經是宰相那個層面的人了,總不能不管后果腦子一抽就是干吧?
狄青冷笑一聲不做評價。
月前官家重新任命韓絳為陜西、河東兩路宣撫使將兩路的軍政大權都交到他手上,陜西、河東兩路都是前線,看上去像是讓他籌謀滅夏。
西軍和西夏對峙幾十年,真能大舉攻夏的話還能等到沒怎么上過戰場的文臣來說,他狄青會不說話?
局勢好不容易轉變到對大宋有利的地步,放任不懂兵事的讀書人折騰遲早要完。
蘇景殊摸摸鼻子,那什么,他可以任勞任怨去延州,但是他的休沐只有一天不夠出遠門,待會兒還得麻煩元帥去和馮大人說一聲。
不是他對馮大人有意見,實在是馮大人小心眼起來根本不做人。
他要累死了嗚嗚嗚嗚。
只要能脫離馮大人的魔爪,他愿意去延州和韓相公講道理。
“馮大人那兒我已經打過招呼,他說可以讓你把之前沒來得及休息的休沐日都用上。”狄青不甚在意的擺擺手,“你這些天都在忙轉運司的事情,對韓相公來西北后的所作所為不太清楚,趁現在沒開始趕路有什么想知道的盡管問。”
蘇景殊:???
調、調休?
后世調休好歹能調出來幾天休息,他這調出來幾天去出差?
要不要這么魔鬼?
慘叫.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