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從年前緊張到出了正月,遼國陳列到邊境的三十萬大軍愣是一點兒都沒動彈。
西北諸軍:……
河北諸軍:……
京城:……
各方都沉默了,不知道遼國到底要干什么。
狠話放完了,然后呢?就沒有然后了?
遼國越沒動靜河北路越不敢放松,生怕他們這邊放松那邊遼軍立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和時刻不能放松的河北兩路相比,陜西四路的情況要好很多,因為黨項人出兵了。
雖然沒突破大宋的防線,但是好歹知道兵力動向,不至于哪天忽然從天上掉下來數萬大軍要攻城。
種諤和折繼世回到綏州后就籌劃修建撫寧城,興許他們對羅兀城的偏愛太過明顯,西夏朝廷怕他們真的在銀州城門口筑城,索性連撫寧城都不讓他們建。
他們已經丟了綏州,再丟了銀州還能得了?
定難五州夏、綏、銀、宥、靜,有了這五州后黨項人才一改百年來顛沛流離的生活爭得了立身之本。
奪不回綏州已經讓朝堂亂成一團,要是在把銀州丟掉,定難五州丟了倆,朝中豈能還有梁氏的容身之處?
梁乙埋打退董氈馬不停蹄發兵撫寧城,別說民夫來來往往運建材,就是無關人員出現在路上也都先殺為敬。
事關他們梁氏一族的存亡,寧肯錯殺不能放過。
種諤和折繼世計劃用兩個月建成撫寧城,廂軍民夫常年累月干的都是修堡筑寨的活兒,撫寧城說是城,實際上連稱為寨都勉強,那么小的城寨兩個月建成綽綽有余。
然而從他們回到綏州到出了正月,一個多月過去,別說城寨沒見著,連地基都沒打起來。
種諤和折繼世面上無光,他們可以征調別處兵馬配合牽制西夏大軍來保證撫寧城的建設,但是他們拉不下這個臉。
建設撫寧城的難度比建設羅兀城小的多,他們連建撫寧城都要調別處兵馬幫忙,建羅兀城的時候還不得讓整個陜西都為他們保駕護航?
陜西沿邊四五百座堡寨,就沒見過哪座堡寨需要這么費勁。
邊境的人手糧餉本就緊缺,都耗在撫寧城羅兀城別處怎么辦?
算了算了,吃一塹長一智,他們專心經營綏德城吧。
滅夏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之前想畢其功于一役的都失敗了,他們也不用撞了南墻再回頭。
好吧,南墻已經撞了。
種諤和折繼世跌了跟頭老實了下來,不再眼巴巴的盯著羅兀城,把梁乙埋的大軍打退之后就回到綏德城屯田種地招撫番邦。
種地!屯田!休養生息!
種將軍和折將軍換個方向忙碌,郭逵也沒閑著,他要把韓絳編好的七個將打散重新編排,這事兒安排起來比筑城復雜得多。
重新編排過的將中都是上過戰場的精銳,每個將的人數根據地方情況而定,少的地方數千人,多的地方數萬人。
鄜延路共有兵力六萬八千人,七個將編下來只有四萬余人,剩下兩萬八則是要裁汰的傷殘老弱。
裁掉兵力不是說讓他們離開就行,士兵在戰場上為大宋拼命,要是傷了病了年老了就棄之如敝履還有誰肯為朝廷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