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天氣漸熱,從入夏到盛夏仿佛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武勝軍開戰后狄青便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戰場上,雖然他覺得以王韶的本事不至于在優勢盡顯的情況下打敗仗,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文人干出什么離譜的事情都不奇怪,所以依舊得防備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出現的意外。
王韶看上去再像武將也改不了他的出身,沒人能保證熟讀四書五經進士出身的讀書人會不會忽然腦子一抽決定放棄武力轉為德化四方。
他承認以德服人很有成就感,但是前提是拳頭足夠硬,以德服不了還能哐哐砸兩拳。
游牧部落不好管,嘴皮子勸降的忠誠度和打到服的忠誠度根本沒法比。
狄將軍不放心,他得親自盯著。
將士們奔赴戰場,后勤也要跟上,馮京終于不再沉迷于監工,轉運司的官員看到他們頂頭上司終于能坐下來親自處理清點糧草、分配運糧部隊、補充消耗下去的糧倉等瑣事時感動的眼淚都要落下來。
驚!馮大人竟然真的會干活!
馮京:……
雖然他不喜歡干活,但是他真的會干活。
動動腦袋瓜,不會干活的人升官速度能像他這么快嗎?
一個個的還有心思胡說八道,看來還是活兒太少了。
轉運司的官員:???
救命啊!!!
馮當世!你沒有心!
馮大人有沒有心不好說,反正馮大人自認為是個善良和藹的好上司。
京兆府各衙門在狄元帥和馮大人截然不同的管理風格下過著冰火兩重天的日子,因為倆人實際上都能管到整個陜西,在馮大人熟悉轉運司的政務之后,很快整個陜西的衙門都逐漸過上了和京兆府各衙門一樣的日子。
轉運司眾人:可喜可賀!
秦鳳路開戰陜西其他幾路都要備戰,按理說這種情況下遼國肯定會趁虛而入。
以前就是這樣,北邊打起來西北一定大軍壓境,西北打起來北邊肯定趁火打劫。
如今西北已經開戰,遼國又早早陳兵三十萬于三國邊境,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然而遼國依舊沒有出兵。
事到如今,再反應不過來遼國是在虛張聲勢就有點缺心眼了。
對遼最前線的雄州在邊境線嚴防死守,知州張利一加派弓箭手沿河巡邏,只要不是前來歸附,其他無論遼軍還是遼民一律不得跨界。
因為遼國大軍一直沒動靜,朝中那些原本彈劾張利一行事乖張的家伙也都閉嘴了。
前些天他們可以說遼國在等待時機打大宋個措手不及,如今再這么說官家能在滿朝文武面前說他們膽小如鼠懦弱無能然后順理成章將他們貶出去。
等待時機?等待什么時機?西北都打完了還等待什么時機?等著大宋騰出來手腳反擊?
遼軍這個時候依舊不出兵
,只能說明遼帝壓根就沒想出兵,就是想趁此機會獅子大開口看看能不能將關南那塊地盤糊弄到手。
艙鱧?譛?葶?虎??捫絙?虎??葶?????n畑n剓?????葶?空?坙絶??牞絶?牞?
?醉酒花間提醒您《[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大宋不慫也沒關系,反正他們不虧。
滿朝文武眼瞅著事態一步步發展到現在,心里都有一萬句罵人的話想講。
——無恥的契丹人!不講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