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祖正色道,“當年,先祖本要將家主之位傳于劍心曾高祖,是你家族人暗中作梗,陷害曾高祖,導致我們這一支被逐出家門。我曾在曾高祖靈位之前發過誓,誓要奪回屬于我們這一支的東西,重振我們劍字門的榮耀,而你將是我祭祖的第一個李姓子孫。念在都是同宗的份上,我會留你一個全尸。”
李傾城冷笑,“你那么多廢話,留著去找李劍心說去。”
李光祖怒道,“放肆!”
李傾城自知這一戰無法避免,他單手持劍,橫于胸前,擺出的正是李家劍法的起手式,金陵問道。這一劍是虛招,但巧在變化多端,后面有十幾招可以接上,他看得出來,李光祖武功境界遠在他之上,至少也是通象中境,更何況他還有傷在身。
李光祖道,“叫我一聲叔,我讓你三招。”
李傾城聞言大怒,“畜生!看劍!”
說罷,真氣運轉,提劍便攻出三劍。
這一招叫做幻劍三擊水,乃李家劍法之中最為凌厲的攻招之一,三劍一劍快似一劍,如行云流水,向李光祖上中下三路攻去,只要他防其中一路,劍招可在中途變招,攻他另外兩路。只見李光祖站立原地,動也不動,使出一招曲中取直,一劍破掉他的幻劍三擊水。
李傾城心中驚嘆,這一招曲中取直,他也曾用練過,但卻從沒想到,只需略加變化,效果大有不同。不過,他毫不敢怠慢,接連攻出十余招,招招取其要害。李光祖氣定神閑,他也未用內力,依舊以李家劍法應戰。李傾城連攻無果,心中卻震驚不已。兩人使得都是李家劍法的招式,出劍、運劍同出一源,但細微之處,卻有一些差別。
比如同樣一招金玉滿堂,李傾城是攻中帶守,守中有攻,但李光祖的金玉滿堂,確是一往無前,凌厲無比。正是這點差距,讓李傾城劍招處處受制約。李光祖存心要戲弄李傾城,要以李家劍法對付他,李傾城每出一招,都會被李光祖輕易破解,反而將李傾城逼得狼狽不堪。
自始至終,李光祖腳下未挪動一步。
待使到三四十招,李光祖笑道,“難怪金陵李家現在沒落于此,現在讓你見識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李家劍法!”
說罷,李光祖劍鋒一便,腳步向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接連使出三劍,正是先前李傾城使出的幻劍三擊水,三劍齊出,李傾城只覺得眼花繚亂,本想以曲中取直迎敵,卻被一劍挑開,肩頭中了一劍,這還是李光祖刻意為之,剛才那一劍,只要稍微向左偏幾寸,被刺中的恐怕是李傾城咽喉,而不是肩膀了。
鮮血順肩而下。
李傾城此刻不是驚恐,而是有些灰心。
李光祖的劍招,與他方才攻擊李傾城的劍招如出一轍,只是速度更快,招式更加詭異,哪怕李傾城早已料到下一劍所攻之處,卻依舊無法躲避,他心中生出了一股挫敗感。
黑衣劍仆李長福側立一旁,見三少爺落入下風,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微微嘆了口氣。
又斗了十余招,李傾城心知對方對李家劍法無比熟悉,想到此,劍風一變,以劍為刀,凌空躍起,一劍向李光祖劈了過來,正是當日李金瓶傳授他的無名刀法。這一招大出李光祖意外,他見李傾城刀法迅猛,有股一往無前的氣魄,也不再拖大,運起內力,正面迎了一招。
砰!
李傾城胸口劇痛,真氣攻入肺經,落地之時,連以劍拄地,才堪堪站穩。
他知此時是生死存亡之際,也不敢怠慢,運轉體內真氣,長劍斜指李光祖。天地之間,真元劇烈波動,開始向李傾城聚攏過來。
通象境。
李光組見李傾城如此年紀,武功竟入通象境,心中也不由驚奇,這些年來,他心無旁騖,每日練功七八時辰,才不過在三十三歲時,進入通象境,后來又經人指點,才在半年前進入通象中境,正因如此,他才有膽量挑戰金陵李家。李傾城不過二十余歲,若假以時日,豈不成為一個禍端,心中打定主意,今日務必將他擊殺。
李傾城將真氣灌注劍上,一連攻了九“刀”。
無名刀法本是天刀徐開山的武學精髓,招式重意不重式,李光祖見這九招十分高明,接連以內力配合李家劍法破解,不過步法微亂,卻也不似先前那般從容。
攻出第十一刀后,李傾城忽然變招,換刀為劍,在一個轉身之際,施展出金陵李家三大劍招之一:霞光萬道!
無數真氣從劍鋒之上溢出。
劍罡。
進入通象境的霞光萬道,劍光不再是劍影,而是脫離劍體存在的劍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