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公望焚表之后,伏在地上,似乎在傾聽上天給他示意,終于,他按捺不住激動情緒,道,“上天賜隱陽明君,還請李城主登基!”
一群龍騎衛,還有前來觀禮之人,也都紛紛喊道,“請李城主登基!”
有書記吏將這些記載在冊,然后交給快馬送到城主府。沒多時,就收到了城主府的回復,“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仙成何德何能,愧受天地恩澤,不敢稱帝!”
柴公望痛心疾首,失聲痛哭。
這時,又有人前來稟報,今日有漁夫在赤水河中撈出了一只來自洞庭湖千年王八,王八背上刻著一首詩:
仙源歸路碧桃催,
成家事業付春暉。
登臨不惜千年帝,
基業猶存萬古追。
這首藏頭詩,開頭正是“仙成登基”四個字,很快傳遍了整個隱陽城,就連城主童子,也學會吟唱。
一只王八,不遠萬里,來到隱陽,為隱陽城送來了一位當世明君,這是什么精神?這更加證明了李仙成登基當皇帝,是順應天意,順應民心,順應時代。
連王八都請李城主登基了,李城主就趕緊從了吧。
快馬奔到城主府,不多時,又收到回復,“李仙成承蒙王八兄錯愛,但執政隱陽,寸功未立,不敢登基!”
這還了得?
隱陽城的百姓們,似乎也不干了。有十余名百姓,**著上身,身上澆滿了桐油,手中持著火把,站在護國寺內,叫嚷著,若李城主不肯登基,我們這些隱陽百姓,就燒死在護國寺之內!
快馬一去,片刻即回。
大意是:“上天讓我登基,仙成受之有愧。祥瑞讓我登基,仙成無德無能。然而,隱陽百姓卻以性命相逼,我李仙成是隱陽城主,若不從百姓之愿,將成為十惡不赦之罪人。為此,我勉為其難,就先當幾年皇帝吧。”
西護國寺內,傳來一片歡呼聲。
東護國寺內,主持少林寺剛做完早課,來到院子內,聽到了隔壁的喧囂之聲,口中嘟囔了一句,轉身回到房內。
旁邊兩個小沙彌卻嘀咕起來。
一人問,“剛才主持說的是什么?”
另一人道,“應該是某種雕塑吧,好像是沙雕。”
“沙子如此松散,怎么還能做雕刻呢?是不是你耳朵聽錯了?”
兩人議論半日,也沒商議出個結果來,于是提議去隔壁觀瞧,但東西護國寺向來不和,礙于主持的威嚴,兩人又不敢過去,只得爬到墻上,向院內望了過去。
眾人陷入狂歡之中。
那手持火把之人,不小心點了另外一人衣衫,頃刻間,燒了起來。哀嚎聲中,那人疼痛難忍,四處亂竄,又點著了西護國寺內的紗幔,紗幔又點著了燈油,燈油被人推翻。
一場大火應勢而起。
場面登時陷入混亂之中。
_
PS晚上喝酒,更一短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