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蘭若正要施禮,小皇帝卻搶先一步跪在她面前,“先生救我!”
拓跋蘭若想扶起他,小皇帝卻抱著她腿,“拓跋爬狗賊欺人太甚,不肯交權,又逼我下詔,先生若不幫我,我就不起來!”
拓跋蘭若很了解這個學生,問,“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太后的意思?”
小皇帝倒也誠實,“母后讓我來找您,說當今天下,只有先生能助我解圍。先生也是皇室中人,又是我姐姐,不會看著我被那狗賊欺負見死不救吧?”
“你先起來!”
小皇帝站起身,側首垂立,如聽話的學生一般。拓跋蘭若道,“我若幫你,不是不可,但你需答應我三件事。”
“別說三件,就是三十件,三百件,我都答應!”他十歲起,就跟著拓跋蘭若治學,除了將她當做自己老師之外,內心早已萌生一股情愫,由敬仰變成了愛慕。
拓跋蘭若道,“你是大周帝君,說話不要意氣用事。”
拓跋蘭若起身,從書架之上抽出了一封書信,遞給小皇帝,道,“這第一件事,將這封書信修成國書,派使臣交給蕭別離。這次,西楚害了我大周,有了這封書信,讓他不得也不能退兵,將西疆戰事變成一場僵局。”
“我答應你。”
拓跋蘭若點了點頭,又道,“你在皇宮之中養了一群死士,我已聽說了,皇宮之中到處都是攝政王眼線,此事他也不會不清楚,回去后將他們遣散。”
拓跋蠻道,“萬萬不行!”
拓跋蘭若眉頭一皺,拓跋蠻看她不悅,心軟了下來,“我答應先生。那詔書之事,我該怎么辦?”
“如今他權傾朝野,文武百官都是他的人,你只能答應他,不但如此,你還要認他做義父,將朝中一切事務,全權交給他處理。”
拓跋蠻憤然道,“我不殺已是不錯,還讓我認賊作父,我不答應。”
拓跋蘭若反問,“你殺得了他嘛?”
這句話倒是問住了小皇帝,攝政王拓跋爬雖然行事囂張,武功卻也毫不含糊,在大明武道中,雖然不如赫連良弼這種大宗師,但也是一流高手,更何況,他府中更是聚集了大周江湖上的高手。
“我不甘心。”
“不甘心也得忍著。自此之后,你在宮中招幾名宮女,每日飲酒作樂,寵幸一些文人詞官,聊風花雪月,消沉度日,讓他認為你已認命。”
拓跋蠻雖然不解,但他對拓跋蘭若卻有信心,點了點頭,“我答應姐姐。那第三件事呢?”
拓跋蘭若緩緩踱到書案前,看了一眼案上的一張白紙,上面赫然寫著“趙攔江”三個字,她緩緩道,“我準備去一趟大明,去會一會大明帝君,順便去殺一個人。”
這些時日來,拓跋蘭若早已將最近天下幾件大師推演了若干次,而且卜了好幾次卦,有幾個疑點,她始終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就在今日,她忽然想通了一件事,若這件事為真,那么這些疑點就十分合理了。
事情很簡單,那就是,宇文天祿并沒有死。
招搖山一戰,喀巴活佛重殘逃回西域,赫連良弼失蹤不見,所有的消息,都出自登聞院李院長,宇文天祿謀逆,李純鐵奉皇命將之誅殺,但整件事卻留下了不少疑點。
正是這些疑點,讓拓跋蘭若得出了這結論。
她并沒有聽從父親的遺言,而是作出了南下大明的決定。
拓跋蘭若摸了摸小皇帝的頭,道:“待我從中原返回之日,便是拓跋爬授首之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