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天祿,老子輸得不冤,但是老子不服啊!”拓跋牛人感慨道。
馬自達略一猶豫,開口道,“據我們得到的消息,宇文天祿已戰死在招搖山,被大明登聞院李院長親手所殺。”
拓跋牛人聽聞這個消息,仰天長笑,三聲過后,整個人向車背上一靠,再也沒有半點聲息。
拓跋牛人死了。
……
北周,上京城。
太學書院內,一群太學書生,還有若干書院的博士,都正襟危坐,聽一名紫衣女子在講《易經》。
紫衣女子只有十**歲年紀,臉上青澀之氣未去,但在座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對女子恭敬有加,不是因為女子是大周戰神拓跋牛人之女,而是因為她是大周王朝學問最高之人,更是當今大周皇帝的老師。
她便是拓跋蘭若,被譽為大周王朝建國數百年來的第一奇女子。這個名字,在大明、大楚并不出名,但在大周卻是家喻戶曉之人,名氣甚至在拓跋牛人之上。拓跋蘭若自幼聰慧,有過目不忘之能,學問駁雜,通曉陰陽八卦,又精通奇門遁甲,在兵法一道,尤為所長。
“易之理,推天道以明人事。天道之上,而又無情,卻又遵循一定規律。故而……”
拓跋蘭若說到這里,忽然住口不語。
眼淚撲簌而下。
引得眾人滿是狐疑,這位拓跋先生,向來從容淡泊,寵辱不驚,怎得今日忽然落下淚來?
拓跋蘭若沒有說話,緩緩向外面走去。
婢女青嵐追了上去,“大小姐,您又怎么了?”
拓跋蘭若低頭道,“回府,準備喪事。”
“大小姐您又開玩笑了。”
青嵐自幼陪拓跋蘭若長大,這位大小姐在人前看似如溫潤君子,但內心骨子里卻滿是稀奇古怪的想法,說些莫名其妙的話。有一回,她甚至指著大陸南端那座山,對青嵐道,“你看它時,它便是神山,你不看它時,它便不在那里。”
青嵐已經習慣了大小姐的這些秉性,道,“府上又沒人去世,說這種話可不吉利。”
拓跋蘭若道,“父親走了。”
三日后,大周戰神拓跋牛人戰死橫斷山之事傳來,朝野震驚。一生未嘗敗績的大周戰神,生平第一次失敗,竟是一場慘敗,輸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趙攔江。
趙攔江這個名字,在大明還未有人知曉,在北周卻先火了起來。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談論這個趙攔江,恐怕遠在千里之外的趙攔江,也沒有料到。
拓跋牛人為國捐軀,又是大周皇室,朝廷決定以國葬之禮,來祭奠這位守護大周王朝二十余年的英雄,發喪之日,舉國哀悼,小皇帝親自扶靈。而攝政王府中的那一位,自始至終沒有露面。
戰神拓跋牛人戰死,武神赫連良弼下落不明,北周局勢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小皇帝拓跋蠻即將十五歲,按照皇律,攝政王拓跋爬應將朝政大權歸還皇帝,可是,朝廷之中,若干官員聯名上書,以神仙溝戰事緊急,攝政王即將親自出征為由,請攝政王繼續主持朝政,并逼迫小皇帝出此詔書。
這夜,拓跋蘭若在書房讀書,青嵐來報,“有客來矣。”跟隨拓跋蘭若久了,這個小婢女說話也咬文嚼字起來。
來人身穿黑披風,推門而入,摘下
(本章未完,請翻頁)
頭上帽子,露出一張略帶稚色的臉,正是北周小皇帝拓跋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