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祭祖,李老太爺憑一柄金光劍,在玄武湖力挫江湖十大高手,心氣正足,李家劍客也在寧王之亂中立下戰功,名動江湖。”
對于這些陳年往事,老者說起來頭頭是道,不過年代已久,卻勾不起年輕人的興趣,年輕人望著長街盡頭,“都說李家劍客名滿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天下,今日終于可以見到了。”
又一通鼓響。
有司儀道,“祭祖大典開始!”
十九聲炮響,震耳欲聾,象征著三房十六支李氏族人的興旺繁榮。炮聲過后,人群之中傳來呼嘯之聲。
年輕人忽道,“來了!”
一隊白衣劍客,排成八排八列,腰持長劍,踏著鼓聲,在長街之上緩緩走過。
聽得一名曉生江湖的采風介紹道,“迎面走來的是白衣劍卿方隊,由六十四名知玄中境的劍手組成,領隊是三房的李長生。這些白衣劍卿,在加入之前,多是江湖名家,金陵李家號稱第一家族,在江湖高手儲備之上,獨樹一幟,其中知玄高手將近百名,而整個江湖也不過兩千人,在人數之上,只有少林派能與之比擬。白衣劍卿是李家執行江湖任務,維護江湖和平的主力隊伍,也是李家的常備劍客隊伍。”
聽聞這番話,眾人不由感慨,對金陵李家在江湖上的絕對實力,以及巨大的影響力刮目相看,可以說,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金陵李家。
白衣劍卿路過祠堂,紛紛舉劍,齊聲道:“作風強硬,能打勝仗,維護和平,捍衛家族!”
聲音整齊劃一,在長街之上飄蕩。
江湖各大門派前來觀禮的群雄,也不由刮目相看。知玄中境,只要有兩名以上,便可稱霸一方,有十名以上,便算是大門派,而李家,足足有百人!
又是一聲驚呼。
三十六名黑衣劍相目光凜然,踏步前來。
那采風喊道,“黑衣劍相走過來了!三十六名黑衣劍相,個個都是知玄上境、半步通象境,黑衣劍相歷史悠久,曾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當年衢州之圍,滁州之戰,經歷過一次次血與火的考驗,成為李家族內的堅強后盾!”
年輕人問,“黑衣劍相很厲害嗎?”
老者道,“他們是李家自幼培養的劍客,極少有人在江湖上走動,尋常一人,拿到江湖上,足以列入曉生江湖地榜。所以說,曉生江湖的那些榜單,看看就成!”
那曉生江湖采風聽到這話,道,“老伯,這么說就不對了。我們的各大榜單,那可是綜合了各路實力排出來的,沒有半點水分。金陵李家不參與排行,那也怪不得我們吧?”
年輕人道,“可我聽說,只要花一千兩銀子,就能進入天地人三榜中的人榜前一百呢!”
采風道,“都是道聽途說而已。要入三榜,談何容易,沒有成名的戰績,哪里能入?人榜百人,一個蘿卜一個坑,三年一排,除非你勝了百人榜中的人,才有機會進入人榜。”
年輕人嘆了口氣,“本來我還想花上一千兩,買個人榜玩玩的。”
采風聞言,生意來了,連道,“小哥若真有興趣,我也可以幫上忙。”
“不是說一個蘿卜一個坑嗎?”
采風嘿嘿一笑,“話雖如此,但也不是沒有操作空間,畢竟有些蘿卜是我們自己種的,只要你交了錢,我們可以安排一場比武,拔出一個蘿卜,把你填進去。”
“這不是打假賽嗎?”
采風道,“大家都是憑實力入榜,有錢,也是一種實力。小哥,馬上就月底了,我還要沖任務,要不我給你申請個折扣,你來幫一幫忙唄!”
“偌大一個江湖,天下有錢人那么多,為何找我這種三腳貓?”
采風嘆道,“這些個江湖人,武功高強,又愛面子,不肯殺人越貨,又不肯做下賤的營生,所以大多都是窮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