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及時退出萬壽宮而免遭一難的百官,這時才反應過來。
魯國公第一個意識到大事不妙,喊道:“救駕!”
數十名禁軍不顧危險,沖入著火的廢墟之中,試圖營救朱立業,然而火勢太大,根本無法撲滅,待皇城內的水車來時,大火已經著了將近半個時辰。又過了半個時辰,大火終于撲滅,爆炸之時,朱立業所在之處,成了一片焦黑,也不知道是尸體燃燒后的痕跡,亦或是其他殘留物。
“陛下駕崩了!”
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個問題。要知道,二十多年來,陛下沒有子嗣,也從未立過儲君,而且立儲之事,在朝廷之上是禁忌話題,百官都有了錯覺,那就是陛下千秋萬代,永不會死,可萬壽宮發生的事,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慌亂之中。
群臣亂作一團,圍在魯國公身旁,“章閣老,這可如何是好?”
他們心中都沒了主見,但卻都明白,國不可一日無君。而在座之中,雖然薛懷是軍方首領,但若論朝中職位,仍以魯國公章士和為百官之首。
大明朝實行封藩制,若皇帝無子嗣,需按親疏關系,從各路藩王之中尋找繼承人,最符合條件、也是第一順位繼承的是皇太后的侄子、也是當今陛下的堂弟蜀王朱立功,只是他遠在蜀中,就算快馬加鞭,也要大半月,而另一人則是在雁門就藩的隴王朱厚德,從雁門到京城,不過三日。
皇帝駕崩,魯國公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扶植新皇登基。朱厚德不過二十來歲,又是酒肉王爺,并無大志,若魯國公能在第一時間擁立,那將是他章家飛黃騰達的絕佳機會,但這件事必須在絕密之下進行,暗中派人將隴王迎接回京。所以,他以陛下新喪悲慟為由,口中干嚎兩聲,作悲慟狀,昏死過去,暗中吩咐管家,派族內精銳前往雁門接人。
趙攔江見到現場大亂,然而天道降至,如今京城如一個點著的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出事之后,他很快回到府中,對楊笑笑道,“不必收拾,你帶天賜先出城。”
楊笑笑不知發生何事,“怎么了?”
趙攔江沉聲道,“陛下駕崩了,其他你不用多問,也不用管,我會讓李偏將率人保護你離開京城,返回隱陽。”
楊笑笑以前是西楚諜目,知道大明皇帝駕崩對這個帝國意味著什么,“那你呢?”
趙攔江目露堅毅之色,道,“我留下來,這里的事,必須有個了斷。你們先出城,等事了之后,我去追你們。”
楊笑笑知道自己夫君做了決定,也不勸說,將趙天賜抱了出來,帶了些金銀,趙攔江對隨行義從一番叮囑,讓他們趕緊離城,并且傳書給隱陽城,隱陽城進入戰備狀態,隨時應對突發事件。
如今陛下駕崩之事,尚未傳出去,京城還未封鎖,對楊笑笑母子來說,正是一個機會。
待他們離開之后,趙攔江回到書房,抽出金刀,開始緩緩擦拭。
“天道降臨?”趙攔江道,“那就讓他有來無回。”
……
文華殿。
“魯國公醒了!”
百官仍在門口等待,聽到這個消息,紛紛來到門前,要見魯國公,拿出個章程來,尤其是內閣諸位大學士,趁這段時間,也在分析帝國皇位的走勢,他們需要魯國公給出一個表態,然而,魯國公要見定北王薛懷。
薛懷早就在武英殿外等候,當聽到魯國公邀請之后,告知對方,薛王爺也因為悲傷過度,行動不便,無奈之下,章士和躲開百官,來到薛懷公署之內。
薛懷正在泡茶,看到魯國公前來,沏了一杯茶,對魯國公道,“章閣老,來喝杯茶。”
魯國公道,“都火燒眉毛了,王爺還有心思喝茶?”
薛懷嘆了口氣,“陛下慘遭不測,內閣確實要有得忙了,不過,按規矩,我們軍方這時不便插手朝政,首輔大人來找我,怕是有些不妥啊。對了,兇手抓到了嘛?”
魯國公道,“光明教妖女并未逃走,已被禁軍控制住了。”
“那就好,此事可要嚴查!”
擁立新皇之事,若得不到軍方的認可,可是后患無窮,所以考慮再三,魯國公決定將薛懷也一起拉攏進來。魯國公見薛懷顧左右而言他,一會兒談之治喪之事,一會兒談京城治安之事,心中焦急,開門見山道,“群臣要在下拿出個章程來,不知王爺可有意見?”
薛懷瞇著眼,望著魯國公,“國公的意思是?”
“這不是與王爺來商議嘛?”魯國公道,“王爺在軍中地位超然,我想跟王爺統一意見。”
薛懷呵呵一笑,“我沒意見。”
魯國公心說正好,于是將蜀王、隴王兩位王爺擺了出來,“陛下子嗣凋零,太后又薨了多年,眾多王爺之中,唯有蜀王、隴王是皇室近支。若擁立新皇,怕是要從這兩位之中來選了。”
薛懷問,“閣老認為哪個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