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蘇定方并沒有辜負李治對他的期待,快速地將其擊退。
他甚至還在攻破蔥嶺各部的聯合反叛前,還先打出了另外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績。
對手正是日漸崛起的吐蕃。
李治聞訊大喜,為其加官左武衛大將軍,還為他的兒子蘇慶節也加封了武邑縣公的爵位。
同時在戰場上展現出其崢嶸本領的還有一個人,正是此前被李清月送別出征的薛仁貴。
早在去年長安陷入政治風云的時候,薛仁貴就已作為程名振的副將參與征討高麗,在貴端城一戰中擊敗了高麗前軍。
由薛仁貴所統帥的這一路兵馬斬首高麗軍三千多人。
數年的宮廷戍衛生涯,非但沒有磨滅薛仁貴作戰的斗志和領兵打仗的能力,反而像是一段對他而言必不可少的積淀。
在被放出長安后便直接展現出了其大將風采。
薛仁貴在萬年宮時的立場也讓李治欣賞有加,如今又確實立下了戰功,便給了他以單獨統兵的權力。
于是在顯慶四年的橫山之戰中,高麗將領便瞧見了讓他們尤為恐懼的一幕。
四十多歲的唐軍將領正在巔峰,比之昔年的白袍小將時期還猶有過之。
薛仁貴一面調度軍馬攻破敵陣,一面又自己身先士卒,策馬挽弓,殺奔在前,每一支射出的弓箭都必定能帶走敵人的性命。眼見高麗那方也有一位擅長射箭的將領,薛仁貴竟單騎突入,硬生生將人給擒了出來。
在此等勇烈的攻勢面前,高麗節節敗退,直到高麗國主不得不獻上投降的國書。
李治當即將薛仁貴任命為右威衛大將軍,加封平陽郡公。
誰都能看得出李治在這一年是何等意氣風發。
事實證明,他除掉長孫無忌并不是在給大唐自斷臂膀,而是在鏟除其繼續騰飛的障礙。
東西兩路的戰況勝勢,用一種最為直白的方式,向著境外昭告著大唐的強盛。
而境內,因長安洛陽之間的運糧通道被打開,今年關中糧食的小小減產并沒有影響到糧價的波動。
起碼以李治看來,這依然是一番國家安泰的樣子。
這讓他有了底氣,再開一場制舉,甚至親自策試了將近九百位舉人,繼續替換那些在他看來能力不足的官員。
這一番忙碌的文武并進,到了顯慶四年的年末才稍有收斂。
李治大概也覺得自己有點累了,覺得需要以另外的一種方式來彰顯自己的帝王威儀。
于是在顯慶四年的年末,他在武媚娘的建議之下,啟程
前往并州省親。
留下了今年八歲的太子李弘在長安監國。
這場并州省親,簡直是天子權力財力的彰顯,但若要李清月看來,這番省親的目的最大的受益者顯然不是李治,而是阿娘。
因為正是在這出省親之中,皇后只能在內殿接見女賓的規則被做出了改變。
取而代之的,是皇后將親族鄰里一并宴請在正堂之上。
此外,除卻對并州官員和與會之人的賞賜,也給城中年過八十的年長婦女授予了郡君名位。
李清月望著面前隨后展開的閱兵演武典禮,又回頭朝著母親臉上看去,便見她此刻的喜悅和風光,令她由內而外散發著一種懾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