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在抵達長安后才知道,我不必往西域去了,我應該向阿耶求另一件。”
在收到葛薩向她通報消息之時,李清月是被驚了一跳。
她原本覺得,西域那邊在今年應該不會出么問題才對。
吐谷渾那邊有裴儉和弘化公主配合,只要吐蕃沒有發全面進攻,應該能將其給攔截下來。
可倘若吐蕃這么做了,那么大唐也有了更加名正言順理由對其做出還擊。
到了那種時候,想要說服李治增兵西域應該不難。
安西都護那邊,興昔亡可汗與繼往絕可汗之矛盾被卓云提前發現,并未因安西都護蘇海政判斷眼力不佳引發問題,算有禍亂,也應該只是在局部發生部落爭端已。
然這庭州陷落戰況,卻讓人當即懸起了心。
李清月相信,這出延遲抵達長安軍報背后,必然還有其他問題,于是立刻做出了返程決定。
她一面讓人送信熊津大都督府,告知于劉仁軌她要暫離消息,請他幫忙看好此地,一面則對手下人做出了一番安排。
以盧照鄰、姚元崇代表文官繼續負責此地百姓歸化、耕作之。
龐飛鳶、沙叱相如等武將負責督辦當地戍防與練兵。
她自己,則帶著黑齒常之快速趕回了長安。
倒也不能怪她總要帶著黑齒常之跑來跑去,誰讓她自己還不能在所有場合下都上場殺敵,總得帶趁手將領,才好去跟上頭請戰。
但沒想到是,她才到長安,從阿娘這里獲知了一更加驚人消息。
在西域戰有變同時,吐谷渾也發生了一出驚變,甚至連國主位置都發生了更替。
然,在戰報送到長安時候,陛下做出決定居然是先打完西域那邊平亂之戰,再援助吐谷渾
李清月一邊聽著阿娘陳述一邊忍不住在心中腹誹,阿娘對阿耶做出那番斥責可是對極了。
倘若兩日思慮之后他還要固執己見話,阿娘應該將這出決定給攤牌在眾人面前,讓他看看,這位順境中李唐陛下到底是何種脾性
李清月更是比當世任何人都知道,若是放任著吐蕃發展下去,對到底能給李唐帶來多大麻煩。
薛仁貴最人所詬病大非川慘敗,十幾萬唐軍損失慘重,不正是輸在吐蕃手里嗎
哪怕距離歷上大非川之戰還有七年,但既然從阿娘到裴儉都懷疑,西域那一出叛軍聯手與吐蕃有關,李清月怎么會忽略掉這種可能性。
她此前話語權不夠,不能平白無故地去勸說李治提高對吐蕃警惕,可如今,吐谷渾戰況已是擺在面前實,她怎么還能有所猶豫,合該在與阿娘對過了口風之后,再補上這最后一推。
新羅、倭國這兩潛藏危險,都因唐滅高麗之戰暫時安分了下去,可吐蕃卻還過得好生自在,更已囂張地意圖更進一步。
此種情形,該應戰
她在折返這一路上確實沒遭么罪,反正全程都是水路,比較操勞是不斷換班劃船船夫,正可讓她在今日拿出全部精力,來應對面前這位最后拍板之人。
多虧有阿娘,先以一番凌厲至極話將阿耶給駁倒在了當場,讓他遠比此前容易說服得多,要不然
李清月都要考慮一下,要不要再次嘗試偷偷去打仗了。
反正是一回生二回熟情對吧。
“你也覺得應該對吐谷渾發起支援”李治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