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聞來使乃是大唐的一方刺史,官位不低時,他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唐使請吧。”
唐璿打量了一番周圍,禮貌回道“都說蒙舍詔王在龍于圖山上修建的第一座都城為您抵抗住了其他各方詔王的進攻,乃是深謀遠慮的創舉,但我看這邪龍川的蒙舍城,才更有王都氣象啊。”
這話蒙舍詔王愛聽,但從大唐使者的口中說出來,他卻有些不太敢接。
別看對方看起來易于相處,在神態間也沒什么盛氣凌人的表現,但以蒙舍詔王看來,一方刺史忽然前來南詔,總不可能真只是為了來夸獎他的城池建造不錯的。
大唐官員應該沒有空閑到這個地步。
可近來正是蒙舍詔的高速擴張時期,洱海各詔王中就數他從益州那頭得到的支持最多,在嶲州府兵的支持下穩占上風。
姚懿老將軍出兵平定邛部蠻族之亂后,對方也還不曾恢復過來元氣,還有興風作浪的機會。
那為何會突然找上他呢
在酒過三巡后,蒙舍詔王便朝著唐璿問出了這個問題。
而他隨即就聽到,這位大唐來使用著仿佛在談論加餐一般的口吻答道“大唐意欲出兵平定吐蕃之亂,走沫水入藏,故而打算邀請您的部下一并前往,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細邏奴的面色微變。
若非他在與各方詔王的往來與爭斗之間早已養成了一番沉穩脾性,也便是那等神龍現世的離奇之事才讓他不由自控地失態,他險些要因唐璿的這句話跳起來。
他腦中快速飄過了若干個想法,努力按捺住了有些緊繃的心緒,開口發問“大唐怎么突然想打吐蕃了”
還突然想到讓他這邊一并參與發兵援助。
這和早年間協助大唐一起平定大小勃、平定入侵嶲州的一方詔王、平定邛部蠻族這些事情,一點都不一樣。
大小勃戰事之后,蒙舍詔得到了大唐的許可,吞并了古建寧國所統轄的白崖,擁有了一片富庶的領地。
對其他詔王的軍事行動進行打擊,讓他作為六大詔王之一的地位快速抬升,直到能壓制住其余五方。
邛部叛亂被平定后,細邏奴趁機收取了不少邛部族人到自己的麾下,壯大他的國中戍守隊伍。
在發兵支援的同時,他都能從這樣近距離的配合作戰里拿到足
夠的好處。
但發兵吐蕃,卻顯然不是這樣
唐璿“鄰敵在側,又有進犯中原的想法,難道不應該打嗎”
“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細邏奴頂著唐璿忽然嚴厲起來的質疑目光答道,“我只是覺得,從這個方向進攻吐蕃,是否與唐軍往日的調兵方略多有不同啊。”
細邏奴從沒將自己的眼睛只集中在面前的一畝三分地上,也就自然對吐蕃和大唐的接壤地界多有了解。
無論是從河湟谷地出日月山口發兵,還是從劍南松州出兵,都距離南詔還有很遠的距離,根本不應該出現讓南詔配合用兵之事。
然而回應他的卻是唐璿的一聲冷笑,“我本以為,蒙舍詔王先立足在龍于圖城,后起家于邪龍川,應當對于地勢之利有著深刻的了解,怎么倒是先問出了個愚蠢的問題。連你尚且不能想到大唐欲自西南動兵進軍吐蕃,吐蕃那頭又如何能做出有效的防衛,顯然要比其余各路更為合適。”
“還是說你確實想到了,但你不想投入人力物力做出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