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們的前方,天子儀仗以一種絕不容錯認的形式跳入了他的眼簾。
今日的這一番波折變故,讓此時已近黃昏。
那些隨同儀仗而來的北衙精兵便在暮色幽暗之中點起了一支支明火,將陛下、同行的皇后、英國公李勣,還有他那個已淪為階下囚的父親,全給照了個清清楚楚。
也隨后,照在了他們這些擅闖宮門的人身上。
一陣臨近夜晚的熱風刮過,沒能讓這出打破宮墻隔閡的父子相會,變成什么感人至深的場面,只讓上官庭芝剎那間面白如紙。
儀仗停在面前數丈之外,兩方對望于沉默之間。
唯有他自己的心跳如同擂鼓一般炸響。
怎么會這樣的
明明他們是在情況不妙之時選擇護駕入宮,可在他們的面前,雖然陛下仍是一副體弱不堪的樣子,但分明是與皇后相攜而立,起碼在明面上看不出任何一點矛盾之處
反倒是他們,在此時赫然成了落入圈套之中的亂臣賊子
甚至還有一位年高德劭的英國公在旁做了個見證。
完了
什么都完了。
但這句“怎么會這樣”,又何嘗不是李治
想在此時問出的。
他先是獲知了薛瓘、上官儀、薛元超、薛夫人還有魏玄同可能都對這出諫言廢后之事有所涉足,又知道了上官庭芝顯然知曉他父親的計劃,但他怎么也沒想到,他們甚至膽敢在察覺到局勢不妙的時候,聯合長安府兵一道打入宮中來
倘若他真是被皇后挾制的一方,這千鈞一發之際的救兵駕到,可能還真能讓他忽略掉這其中的勾結。
偏偏他不是。
皇后在獲知了他并無廢后意愿之后,已是從容地站在他的身邊,用一種當真如她所說“拋磚引玉”的方式,帶出了這樣的一幕好戲。
那么李治便絕不可能覺得,這是他的忠臣良將都很有辦事的主動性,更不惜冒著風險也要探查個究竟,拱衛陛下的安全。
他心中噴薄欲發的怒火里只剩下了一個聲音他們反了天了
他們這些人眼里到底還有沒有他這個天子,又有沒有這大唐
在被皇后攙扶到跪地的一眾人等面前之時,李治哪怕看不太清這一張張臉,也不難從中看到事敗的戰戰兢兢。
他努力扯了扯唇角,冷笑著擠出了一句話“誰能給朕一個解釋”
“比如說,薛將軍能不能告訴我,你是怎么從讓你在宮城之外待命的詔令,想到需要賣力入宮的”
若非意圖廢后已不僅僅是上官儀自己的冒險勸諫,而是這些臣子之中心照不宣的計劃,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該有此刻的表現。
所以哪怕在面前的人里還有李治從年少之時便扶持走來的伴讀,有他父親精心為妹妹挑選的夫婿,有他早已劃定在可用之臣或者說“自己人”里的官員,他也渾然不覺這其中還有什么交情與君臣之誼可談。
正是這些人,仰仗著他交付給他們的信任,要朝著這李唐皇室的根基揮出要命的一刀。
他不得不去想
若非皇后先行撞破了上官儀的計劃,又若非他本就沒有廢后的想法,這些人會不會總有一天,會因為一個另外的理由聚集在一起,制造出大唐的又一次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