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算計閻立本幫忙辦事的決定,李清月提出得毫無心理負擔。
甚至她還得承認,在選擇這塊地皮的時候,除了它比起另外兩處的面積更大之外,也正因為這個有些特殊的鄰居。
當然,前者的原因更大一點
她已從葛薩的圖紙中看出,若真能有繼續擴張的資本,在這個豐邑坊中操作起來要容易得多。
至于閻立本這一頭
李清月下了結論“這叫什么這叫拋磚引玉。”
“”葛薩沉默地記下了這套冠冕堂皇的說法。
他總覺得,比起什么拋磚引玉,這可能更應該叫做對一位畫家與建筑師的挑釁。
但反正安定公主算計的是別人,也是在為他們這邊節省支出,葛薩頓時心安理得了起來,“公主放心,我會讓人去辦妥此事的。”
“那好,”李清月將那選址的書冊塞回給了葛薩,“其余的兩個地方我就不去看了,解決好此地就行。”
這個最需要她決定的事情有了著落,后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幾日之后,前來與葛薩接頭商定此地情況的,就變成了澄心,和一個葛薩在之前并未見過的宮女。
按照澄心的介紹,對方出自尚儀局,也是此次將被遣放出宮的宮人之一。
“公主的意思是,此地在實際意義上應該算是個商貿據點,但還是需要有一個對外的名目。”
葛薩問“什么名目”
澄心答道“叫做四海行會。”
“行會”葛薩垂眸沉思。
長安東市與西市貿易發達,其中自然也有行會的存在。
這種行會,是因西市內部同類店鋪大多分布在一片,于是在平準署的價格保護與買賣需求的市場平衡下應運而生,也就有了那“貨財二百二十行”的說法。
行會的領袖,便被稱為行首。
但這等行會的劃分,大多還是以行當為門類的,比如布行、酒行、米行,又或者是以商人的由來劃分,譬如他們這些來自西域的商人,也有類似的商行組織。
可葛薩并不難從澄心的話中聽出,安定公主所認定的這個行會,并沒有那么簡單。
當其收容了宮中遣放出來的宮人后,或許該當將其稱作女子行會,也并無明確的行當劃分,在功能上要更為駁雜得多。
安定公主這個行首,也絕不可能是要做些小打小鬧之事。
當它不以商會為名,而被稱為行會,還被冠以“四海”這樣一個特殊的名號之時,更足可見公主對其的殷切寄望。
“有什么問題嗎”澄心朝著葛薩發問。
“不,沒有。”葛薩立刻收回了自己的種種想法,轉回到面前答道,“公主有自己的大計,我一應照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