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太平殷切朝他看來,他越發篤定地開口解釋“你知道嗎當年我快要出生的時候,阿姊前往蜀中為阿娘請來孫神醫,是直接不告而別的,還有,阿姊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我才只有四歲,但我記得她也是偷偷跑的。她若是真不同意你跟上,你直接來上一出先斬后奏就是了。”
太平公主掰著手指算了算李旭輪和李清月之間的年齡差,得出了阿姊干過五歲出門跑路的結論,當即大喜,自覺自己的年齡已然滿足了條件“那之前怎么沒人跟我說起這些。”
李旭輪沉默了一瞬,答道“大概是因為阿姊在宮中積威甚重,沒人有這個膽子說起她早年間的經歷吧。”
說出去多不像話啊,官居正二品的上柱國、大將軍小時候居然這么不成熟穩重。
雖然說前者該當表彰一番孝心,后者反而促成了高麗滅國的奇功,但這個當先一步的偷跑總是實打實的,也難免容易因為她后來的成就,在長安城中帶起一些奇怪的風氣。
等等一想到姐姐的威風,李旭輪又忽然意識到,他教唆李長儀向著阿姊學習,很可能是他在今年做出的一個最為錯誤的決定。
就算此刻李清月已在與李弘告辭后離開了此地,李旭輪也覺得后背有點發涼。
他連忙改口勸道“小妹,要不你還是別這么干了,要是真想出宮的話,我也可以帶著你去的。”
李長儀狐疑“你也能當上九河使,去開河道、設良田、賑濟災民”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李旭輪除了單于大都護之外,還遙領洛州牧的位置,然而此次洛陽賑災,李旭輪可沒有親自前去,而是由太子前往的。
她這話問出,也果然迎來了李旭輪相當老實的搖頭否認。
太平將手一攤“那不就得了我是想去看看阿姊是如何辦事的,又不只是想要看看宮外是什么樣子。”
說得好像她沒去看過一樣。
阿姊連突厥人跳舞都讓她看了,自然不會將她拘束在宮中。
李旭輪大覺不妙,腦子轉得也比尋常時候更快,連忙說道“可你別忘了,阿姊當年能往外跑,那是因為她身邊有能保護于她的侍衛,現在還已成了我李唐的一方戰將,你身邊又沒有這樣的得力下屬,怎能胡亂行事”
“怕什么,你借我幾個不就行了”太平想都不想地接道。
她伸手拽了拽的李旭輪的衣服,滿臉笑容中竟已有了一番威脅的氣場“阿兄,我也不要你多給我什么人,只要你讓人把我安全送到阿姊出行的儀仗行李之中就行了,出發之前,你就將人給撤回去。若不然,我就直接自己偷跑,萬一出了什么事情,就說都是你教唆的。”
這番話真是讓李旭輪好生欲哭無淚。
他都不知道自己該當說,都怪阿姊對太平的縱容,才讓她養成了這等霸道異常的性格,還是該當說,都怪他自己看起來太好欺負,還過于心直口快。
偏偏太平還在這里很有小大人風范地安慰他“哎,你放心吧,我既不走到蜀中這么遠,又不打算像是阿姊一樣直接跑到戰場上去。等到阿姊見到我這個表現的時候,說不定還會覺得”
她理直氣壯地說道“我們這個叫做姐妹心意相通、辦事默契。”
“你認真的嗎”李旭輪吐槽。
這個默契和心意相通,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夠讓人頭疼的。
不過他又轉念一想,只要太平以后還想要讓他幫忙,總得為他保守秘密,那么到時候頭疼也只是姐姐頭疼,這個小拖油瓶也是姐姐帶著,關他什么事。
不錯,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