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還有飛濺的泥水和雨幕共同構成了面前的視線阻隔,他卻好像能夠清楚地看到那張此前在夜色里見到過的臉。
那道畫戟的寒芒也好像已經逼近到了他的眼前。
“我們走不了了。”
這句話被他說出的時候,仿佛用盡了他全身的力氣。
他當然可以再試一試,到底能不能帶著僅剩的親衛先沖入混戰的中心,看看在各方纏斗的掩護之下他能不能喬裝成一個普通的吐蕃逃兵,為自己謀求出一條生路。
但
他也可以試試看,到底是他沖入人群的速度更快,還是那支已經被唐軍主將握在手中的箭發出的更快。
與其像是個逃兵一般被對方充當驗證箭術的箭靶,還不如用最后的死戰作為他人生的收尾。
吐蕃上下都稱他是百年一遇的雪域名將,可在大唐冉冉升起的將星面前,他終究成了被對比進塵土之中的那一半。
當他被那桿長戟擊翻下馬失去意識的時候,他唯獨可惜的只是他無法看到唐軍的鐵蹄之下,吐蕃會面臨何種結局了。
當暴雨徹底停歇的時候,這場在藏原草甸上展開的戰事也終于走到了尾聲。
“此戰吐蕃精銳死傷兩萬有余,俘虜兩萬多人。至于那些算不上精銳的士卒和負責后勤運送的人手,先逃掉了兩萬多,剩下的不是戰死,就是直接棄械投降了。”
“我方的損失呢”李清月朝著匯報之中目光發亮的阿史那卓云看去,覺得對方真是少有的激動,甚至能叫做失態了。
不過想來也對,誰讓這實在是一場對唐軍來說的大勝。
還是一場此等規模的大勝
誰都覺得,這等人數的兩軍對壘,勢必要打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事。也就算有來時的士氣高昂,喊出大唐必勝的口號,需要付出的代價絕不會少。
但最終的結果,卻顯然不是如此。
阿史那卓云匯報道“我方損失大概在三千人。”
“三千人不全是精兵吧”
“當然不是”卓云提高了一點音調,話音里也是掩飾不住的振奮。
如果只算精兵損失的話,這個數字會好看很多。
吐蕃士卒先后遭到了兩次打擊,尤其是后面那次驚雷襲營,讓他們根本無法組織起來有效的抵抗,又怎么可能給合力進攻的唐軍帶來多大的麻煩。
這片藏原之上相對愚昧落后的神靈言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幫了她們。
她在統計戰功的時候就發現,吐蕃這邊因為士卒內亂而引發的死傷不在少數。
唐軍的損失,大多是在攻破部分沒被炸毀外墻的營地之時。
在戰功的誘惑之下,就算是手中軍械不夠精銳的候補兵卒,也想要在其中嘗試著再盡一份力。
但被欽陵贊卓臨時組建起來的防線雖然薄弱,卻也不是隨便就能被撕開的紙柵欄。
“將這份名錄在此地刻字,讓士卒確認一番無有遺漏,等到還朝之后通報各處折沖府,將賠償分發到位。”
“是”卓云會意頷首。
這何止是為了防止這份士卒陣亡名單里存在缺漏,也是給這些士卒以留名在這片作戰之地的機會。
李清月心中緊繃的情緒,也終于隨著這份戰報的到來,徹底松懈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