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跟阿姊妹妹她們成婚的想法,自然就不能去看其他女娘。”李然理所應當道。
既然選擇跟自家聯姻,便是選擇了前程,那自然就不能去看其他女娘,這是最基本的節操。
如果做不到,殺了自然也不可惜。自家姊妹的夫婿,便是裝的,也得裝一輩子
自家姊妹所嫁之人,絕不能有外心。
至于他們成婚后感情好不好,只要家中姊妹不吃虧就好。
李然這么說了,嬴政眉頭微蹙,但也還是點了頭。
他雖不在意這些事情,自己給了女兒權勢,如果手握權勢的女兒還要被夫家欺負,如果被欺負只會唯唯諾諾的承受,這樣的女兒他其實不是很想要。
嬴政不喜歡軟弱的女子,自己給了女兒們獨立的機會,若是她們立不起來,嬴政就不太想管了。
可如果然兒想要借機表明自己愛護姐妹的心意,嬴政并不會阻止。
不管是拉攏人心,還是對兄長姊妹們示好,他都不會插手。
他知道自己的然兒有底線,其他的兒女日后只要不造反,然兒也不會要了他們性命,這就行了。
“其實家中大姊二姊妹她們都挺聰慧的,我一直不覺得女娘會弱于郎君,不說旁人,就說大姊,曲轅犁的設計上,她也是出了提了好幾條建議的。再者還有大嫂,不是貴女出身,甚是秦語也沒學多久,可是您看她處理大兄宮中的事務,可曾有半絲紕漏”
“我一直覺得,不論男女,好用就好。甚至我阿娘,她那般優秀,便是身臨逆境,便是誤會了您的身份,單身美貌的年輕婦人帶著我這個高需求的小搗蛋,依舊將我照顧的很好。”
“父王,您覺得呢”
見父王問起長姊她們,李然突然覺得胸口有些不舒服,于是隨意道。
“確實如此”出乎李然意料之外的,嬴政很是坦然道“你說的不錯,如寡人的高祖母,心機謀略就比一般君王更強。若她是男子,楚國怎會是如今的楚國。”
高祖母出自楚國,她當初攝政并且處理朝政之時,其心性眼光謀略,就不弱于歷代秦王。甚至是與義渠王私通,甚至為其生子,卻還狠心誘殺義渠王,滅了秦國西部大患義渠國,就證明世間女娘從不弱于男子。
嬴政從不小瞧任何女子,只是不耐煩應付而已,他不立后,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忌憚,忌憚這些養在王室世家的女子。這些女子生來就會爭搶,生于滿是陰謀的王室,怎會沒有什么手段
就連自己后宮中的那些嬪妃,平日瞧著柔弱,但是就算自己滅了她的故國,她們如今依舊活的很好。
這般心智韌性,哪里弱于男子
女子只是嬌弱,但是頭腦卻不弱于男子,他從來就不會看輕任何人。
“只是”嬴政抬頭看著兒道“非寡人輕視女子,世間有無數聰慧的女子,可更多的是隨波如流。一個女子從女娘到婦人經歷的太多,太多事情會影響她們的心智,不提身體的柔弱,就說懷孕生子,都能改變改變很多人。”
“然兒,世間大多數女子懷胎十月經歷痛楚,損耗自身產下孩兒,她們最好的年華在為夫家延續香火,教養子嗣,往往會忽略自己,將一生榮辱寄托在丈夫孩子身上。”
“權貴之家的婦人如此,民間婦人亦是如此。寡人知你因你阿娘,并不輕視女子,但人世就是如此。男子并非貴于女子,而是男子會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充實自己,為自己、為家族謀劃,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故世人會更覺男子尊貴。”
嬴政覺得這就是幼子自幼養于婦人之手的弊端,心思過于單純。
當然,這不怪然兒。因為欣就是一個很聰慧理智的女娘,她的眼界因為她的心性不弱于任何男子,能在是但到底過于單純。
單純的母親教出單純的孩子,不意外
欣雖錯認自己,但是她手握土豆袖弩等神器,卻安心帶著然兒藏于山中,不想著抵抗,也不為自己跟兒子謀劃,這就是罪源。
但同時,她又能清楚的明白,成蛟絕不會是自己的對手,并且堅信自己這個當年剛剛親政的君王能一統六國,這種眼光就不是一般婦人能擁有的。
嬴政自知,然兒對自己一開始就沒有絲毫的排斥,就是因為秦女欣,因為她對秦國的忠誠,對歷代秦王及自己的認可。他很驕傲,同時也愿意給然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