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嬴政看向幼子,見他依舊年幼,但是眼中卻有了不一樣的神采,不負剛跟自己相認只是的的忐忑跟刻意的討好親近,如今更加從容。
一開始然兒是因為自己是秦國王上而尊敬自己,可現在嬴政也明白這孩子對自己更多的是兒子對父親的崇拜跟信任。
“父王說的在理。”李然認可父王的想法,也明白這個世道女子的艱難,無論何等出身。
確實如父王所言,大多數女子一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在綿延子嗣,根本不可能有充足自己的機會跟時間。
也正因為如此,身為女子,李然更加感同身受,就如如今的生理痛,時時刻刻讓她更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更進一步,會有多艱難。
可是李然挺直了腰板。
那有如何
自己就是女子,生來就是女子,她絕不會,也不想成為普通的女子。
她要主宰自己的命運,她再也不要憋屈的死在不知名的角落。
為此就是再難,她也不會退縮。
李然沒有隱瞞雇傭了一些普通黔首開荒種土豆,并明確告訴他們這些就是未來泗水郡的種子。
重新派人統計戶籍,伍拾連坐,未來一兩年內,只要他們安分,便有可能擁有能飽腹的神種。
不用挨餓不論什么歲月,依然是這些底層黔首們最在意的事情。
這樣的消息傳出,幾乎所有人都更加賣力,想要證明他們很能干。想要來年有了神種,能分給自己。
現在有土豆,日后有紅薯,聽說還有一種叫玉米的神物,有成人半臂長,一株就能飽腹
有這樣的希望在,加上便是如今成了秦人,也沒有比以前更艱難,淮陰之地絕大多數的人已然認命,甚至認可自己是秦人的身份。
可是這樣的認可還不牢靠,一邊大量的開荒種地,一邊繼續自己的基礎建設。
當然也有一部分守舊派,他們頑固的覺得自己是亡國之人,想要復國恢復自己的榮耀。對于這一部分人,李然也不慣著,該殺殺,該分化分化
一邊給了希望,一邊又冷酷的將所有反對的聲音全部摁死,加上如今沒有了戰亂,泗水郡便恢復了往昔,并且有了興盛之氣。
看到這樣的情況,李然又下了一條命令,他讓泗水郡每個縣每個村,都出三到五個五至十歲的聰慧孩童,表示會創建官學,教導他們讀書識字。
同時秦國各地也都開始了對聰慧孩童的培養。
這些孩童大都出身貧寒,王令一下,又有最基本的選拔措施,整個秦地都開始沸騰。
權貴之家的孩子從不缺教育,但是普通人家
縱然機會渺茫許多人也是想試一試。畢竟秦國咸陽官學早已聞名天下,大家猜測未來朝中不少官吏會出自官學。
秦國唯材論,讓整個天下都開始了動蕩。
泗水郡的官學就在淮陰縣,李然籌備官學,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推廣秦語跟小篆,畢竟書同文太重要了。
同時他下令暗自收集楚地原本的詩詞典籍、人文記錄、歷史情懷
她打算將這些全部收集封存之后,就慢慢的消滅還存在的楚語。
“能用秦語背誦秦律之人,可做賞賜。”
李然也知道消滅一種文化,固然沒良心,但是為了更好的未來,這點兒良心就當她已經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