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去大奶奶那兒,您不知道現下我們家里是大奶奶在管家,她娘家是京中宣平侯府的。”
馮氏心中不免嘖嘖稱奇,侯府的閨女怎么會嫁個學政的兒子,恐怕只是個旁支,但她沒有表露出來,只是笑道貴府真是簪纓名門,連京中侯府也有女下嫁。11”
這話語帶機鋒,若薇聽出來了,她又回憶起宣平侯府,聽聞世居金陵,倒是赫赫有名,錦衣衛指揮同知劉寂的上峰就是宣平侯的兄弟。
宣平侯如此聲勢,也難怪蔡媽媽故意提起。
很快,她們經過一道垂花門后又走過一道月亮門,月亮門附近的紅色的臘梅,枝干遒勁,正怒放著。
“我們大奶奶就在這里。”蔡媽媽領她們到正廳。
門口兩個小丫頭,又出來笑道“蔡姐姐。”
蔡媽媽道“這是琛三奶奶,今兒來給老太太和太太請安的,太太正有客要見,讓大奶奶招待一二。”
兩個小丫頭掀開簾子,請馮氏進去,馮氏牽著若薇的手進去,她心里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她都快把杜宏琛供出來了,這個時候冒出個本家搶功勞,自己的付出豈不是讓別人摘桃子這么些年她日夜紡織,豈不是成了笑話
所以,她贊成杜宏琛和本家往來,但又不贊成太密切。
至于女兒這里,若是她爹進士及第,女兒就是大字不識一個,也照樣能嫁得好夫婿,若是她爹不成,女兒就是千般伶俐,終究也是渾身有勁也使不出來。既如此,還不如在家識字明理,學點兒女紅刺繡,將來謀生沒有任何問題。
皆因為無所求,所以即便見到這位杜大奶奶曹氏,這樣年輕衣著考究的大家奶奶,馮氏也并不阿諛奉承。
曹氏這里也坐了一位婦人,估摸著也是上門送節禮的,穿戴樸素的很,若薇瞥了一眼,這人就是帶著風干雞和兩包油紙包的糕點來的,再看看娘一大摞的大紅禮盒擺在旁邊,那禮盒上還用金粉寫著香滿樓三個大字兒,兩相對比,的確檔次看起來不同。
其實一只雞買來不便宜,腌制風干也耗費功夫,可就這么光禿禿油乎乎的放在一旁,有些上不了臺面。
原本曹氏已經不太耐煩應付那婦人了,那人說話一口鄉音,一直諂媚討好的笑,還好馮氏過來了,馮氏會說官話,據說是她當初為了賣布跟別人學的,還說的非常好。
所以馮氏說起官話,曹氏不禁刮目相看,還問她“您是外地人嗎怎么官話說的如此好。”
馮氏笑道“我就是本地人。”說完讓若薇請安,若薇平日里是說她娘怎么教她說官話,現在還真的派上用場了。
若薇生的玉雪可愛,即便是杜家下人上了糕點茶湯,她也不主動拿著吃,而是先看她娘,見馮氏點頭她才拿了一塊,細細嚼著,看起來就規矩很好。
曹氏作為未來宗婦,雖然對族里的窮親戚們不甚了解,但也是有眼光的,她見馮氏身上毫無諂媚之色,馮氏的女兒更是乖巧有禮,看的出來家教很好,料定這家人肯定也是有些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