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交頭接耳,低聲交流片刻,荊木子看向葉長生,微笑問道:“葉公子,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葉長生當然有要問的,而且太多了。
迎向荊木子的目光,葉長生卻是苦笑了一下,他要問的問題太多了,一時間倒不知道從哪里開始了。
想了一下,葉長生問道:“各位前輩,晚輩冒昧請問,易水堂的劍修者,內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村子里的人,是無欲無求的一幫人,長生更愿意將這些人看做是一群世外桃源的隱者,而不是劍修者。
或許在長生的內心深處,劍修者的生活和村民們的生活,似乎根本無法融合在一起,甚至是對立的。
荊木子驚訝了一下,微笑道:“葉公子,所有的劍修者內心所求,其實都是一樣的,只在于一個字,真。”
真?
“不錯,真,”荊木子緩緩道,“世間的大道理說來說去,其實都可以概括成一個字。”
佛家講求四大皆空,寂靜涅槃,在于一個“空”字。
道家講求振于無竟,游于無何有之鄉,在于一個“無”字。
儒家門徒有修齊治平的大胸懷,歸其根本,在于一個“仁”字。
而劍修者的追求,便是一個“真”字。
“像是這村子里的人,平凡地活著,平凡地死去,每一個生命,都有著最真實的質感。我們腳踩著大地,我們頭頂著藍天,我們伴隨世間萬物,經歷生老病死。我們春耕夏耘,我們秋收冬藏,我們活著的每一刻,都是真實的,或者說,在追求著每一刻的真實。”
平淡無比的話語,落在葉長生的耳中,卻是無比的震撼。
這世間追求大道的人何其多,持其法門的人何其多,然后又有多少人,能將他們所追求的,最后凝練為一個字,凝練為簡單不過的一個字?
只是一個字,便已經穿透世間繁蕪的表象,超越了語言和文字,甚至超越了心靈,直達本質。
求真,就是這么簡單。
不管是村民還是劍修者,都是在求真。
這里的村民,這些劍修者們,在對真的求索中,找到了自身的意義,因而外在的其它的東西,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多余的。
榮耀,財富,權勢,人們拼命想要獲取的一切,這些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多余的,至少不是必需的。
不是必需的,自然也就不會熱衷,不會熱衷,就會活得坦然,活得真實。
他們的真,與其說是一種行為和思維的模式,毋寧說是一種生命真實存在的質感。
所以村民也罷,劍修者也罷,所追求的就是這種生命的質感。
這大概就是荊木子前輩所說的“真”吧!
葉長生心中苦笑,他想起自己這些年來,不斷變換著角色,不斷地向上爬,其中又有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哪一時刻的他,才算是真的呢?
難怪,文山書院的那位高人,送給他“看山不是山”這五個字,是想要告訴他一個簡單的道理: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