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值得敬重的人,葉長生躬身垂首:“有勞各位!”
六人同時回禮:“綿薄之力而已。”
鑄劍室的大門外,今日的另一位主角,莊重大師終于現身了。
他身材高大,長著一張方正冷硬的臉龐,大步走來,透著一股沉穩無比的氣勢。
他穿著一件玄色長衫,和葉長生的白色長衫形成鮮明的對比,和葉長生一樣,全身素凈,除了指頭上佩戴的戒指,再無任何裝飾。
自始至終,莊重都沒有看葉長生一眼,徑直走下池子,來到矗立的爐鼎前。
十幾位鑄劍師穿著統一的鑄劍服,虎步龍行,帶著昂揚的氣勢跟在莊重身后,進入池子后便分散開來,守在各自的位置上。
人終于到齊了。
木青柯一聲令下,鑄劍室的大門轟然關閉,寬敞的室內空間,開始多了幾分緊張的氣氛。
兩個爐鼎后方的夾角處,臨時起了一個不高的高臺,兩位學徒抬著一個高大的架子,將架子穩穩安放在臺子上。
等兩人下去后,木青柯寬衣大袖,漫步上前,揚手掀開架子上的一塊黑布。
劍架之上,一把造型古樸的青銅劍,橫躺在那里,顯現出真容。
他一手拿起古劍,高高舉起,肅聲道:“青銅古劍,劍長五十六公分,寬四公分六寸,劍柄長八公分四寸,劍重一斤五兩三,劍格下方刻有四字:斬衣三躍。”
斬衣三躍,聽到這四個字,眾人哪還不知道這把劍的來歷。
《名劍錄》中收錄的刺客列劍,斬衣劍,排名第一!
十二連跪的老學究面色激動,再度站出來,將有些孱弱的聲音開啟到最大,昂然道:“斬衣三躍,典故出自《刺客列傳》。”
上古戰國,三家分晉,晉國的實際統治者智伯兵敗身亡,頭顱被三家之一的家族首領趙襄子做成了禮器。
在這之后,智伯的死士豫讓,便展開了可歌可泣的長達二十年的復仇之旅。
第一次行刺失敗,豫讓吞下火炭,毀掉嗓音,用漆腐爛全身,改變容貌,裝成一個乞丐,日夜守候在趙襄子過往的路上。
此后一次次失敗,豫讓從未放棄。
最后一次行刺失敗,豫讓倒在地上嚎啕大哭,向趙襄子討要了一件長袍,他高高躍起,對著長袍連刺三劍,然后橫劍自刎。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便是刺客豫讓留下的千古名言。
趙襄子以國士之禮,厚葬了豫讓,之后仿照豫讓的行刺之劍,專門派人鑄造一把青銅古劍,這便是斬衣劍的由來。
即便老學究的中氣不足,然而講述這慷慨激昂的故事,卻也講出了幾分鏗鏘之音。
全場一片靜寂,老學究臉色潮紅,穿著粗氣,一臉滿足地退回到人群中。
看到同行悄悄翹起來的大拇指,老學究的臉上露出孩童一般的笑容,旋即又怏怏不樂起來,他還是想不通,剛才為什么不讓自己把二十一跪給跪完。
高臺之上,木青柯再次舉起青銅古劍,環視眾人,肅聲道:“這把斬衣劍是真品,今日莊重和葉長生比試的題目便是,以上古鑄造之法,仿制斬衣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