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安邑,這里距離趙國都城平陽不遠,已經算是匈奴人如今的腹地。
因為河東之地早被匈奴占領,在這里倒還生活著大量的漢人,只不過漢人的地位低下,日子過得也是極為艱辛。
安邑城外,有兩個風塵仆仆的少年,正徒步向著城中走去。
兩人年紀相仿,而且都是豐神俊秀之人,其中一人的相貌更是明顯帶著瑯琊王氏子弟的特征。
“安石兄,你又何苦與我來此險地?此番若你我命喪于此,我王羲之恐成千古罪人啊!”那個瑯琊王氏的少年警惕的看著四周,一臉無奈的對另一個少年說著。
說話這人正是瑯琊王氏的子弟王羲之,也是王導的侄子,更是瑯琊王氏侄子輩中的佼佼者。
如今瑯琊王氏舉族隨司馬睿移鎮建鄴,唯有王羲之反而向西而行,來到了匈奴人統治的腹地。
而那個被王羲之喚作安石的少年,則是另一個世家,陳郡謝氏的子弟謝安。
“我與逸少一見如故,怎可見你孤身犯險,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若不幸命喪于此,那也是命中該絕于此吧!”謝安坦然的說著,倒是看得很開。
王羲之心中長嘆一聲,卻也不再多說什么,只是將謝安的情誼牢記在心中。
謝安雖然如今才十三四歲,比起王羲之還要小上一歲,但是王羲之心里清楚,這個謝安天資卓絕,值此亂世將來定是個安邦之才,如果因為自己而讓謝安提前早夭的話,一個經世之才提前隕落,確實是他的過錯。
“衛夫人年前回鄉祭祖,如今石勒大軍席卷中原,夫人于我有師徒之誼,此時我不得不前來護送夫人脫離險境啊!”王羲之又一次在謝安面前說了此番來意。
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對謝安說了,而謝安聞言依舊只是微微一笑。
在謝安心中其實并不關心王羲之為什么來,他只是認定作為朋友應該陪王羲之來,哪怕這里是龍潭虎穴!
衛夫人,名鑠,字茂漪,雖是女子,卻是當世的大書法家。
王羲之年幼時曾在衛夫人門下學習書法,雖未正式拜師,卻有師徒之實。
傳聞衛夫人師承漢末曹魏名臣鐘繇,而少有人知道,這個鐘繇不僅是一代名臣,其實還是一位道行極深的道門中人。
王羲之謝安很快便在安邑找到了衛夫人居所。
不得不說衛夫人名聲在外,連劉聰這個匈奴皇帝也沒有為難她,甚至府中還有一個老仆和兩個婢女。
“弟子來遲,讓夫人受苦了!”一見到衛夫人,王羲之就恭敬的跪拜在了她身前。
衛夫人如今已經四十余歲,雖然不如年輕時那般容顏秀美,卻越發的沉淀出一股內秀之美。
“晚輩陳郡謝安,拜見夫人!”謝安也對著衛夫人,以后輩之禮恭敬一拜。
“你們快快請起,如今兵荒馬亂,你們二人為何以身犯險?”衛夫人輕輕扶起二人,對二人出現也是大感意外。
“弟子特來護送夫人南下,如今瑯琊王監國,已經移鎮建鄴,江淮防線也被族中叔伯經營的固若金湯,只要我們去江左便安全了。”王羲之起身后連忙道明來意。
“這.....此行恐怕苦難重重啊?”衛夫人沒想到王羲之千里而來深入虎穴,竟然是來接自己南渡,感動之余也在思量其中風險。
衛夫人她不怕死,但是她卻怕害了王羲之和謝安。
“夫人不必猶豫,此事宜早不宜遲,逸少兄拳拳孝心,還請夫人成全!”謝安極善察言觀色,他看得出來,衛夫人不是不想南渡,而是擔心連累了王羲之和他。
“府中尚有老牛一頭,車箱的話改一改應該還能用。”片刻后衛夫人開口說道,她的話無疑是答應了王羲之二人的請求。
“我與安石這便去準備,請夫人稍等。”王羲之高興的說道,隨即便拉著謝安前去準備牛車了。
王羲之與謝安在衛夫人府中調試著牛車,而衛夫人也進入里屋簡單的收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