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繡有金銀絲線花紋的內院道袍,整個云臺觀只有九人有資格穿著,這九人便是九十九位道人中,排名前九位的弟子所獨享的殊榮。
這不是周誠的規矩,而是云臺觀九十九位道人自發定下的。
九人便是其他九十人的師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作‘云臺九子’。
原本云臺九子,只是這些內院弟子為了排出名次,而自發形成的。不過在所有人都認可了這一規則后,周誠也隨之認同了九子的地位,并且以掌教真人的身份,親自為云臺九子賜下了道號。
周誠便已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為號,另加入了北斗與南斗,共計九個道號,以北斗為首,依次賜給了九子。
其中北斗道人和南斗道人自然是九子中的翹楚,這兩人短短幾年時間,已經到了沖擊元神境界的最后關頭,也許久不曾露面了。
剩下的七子各有職司,七子中天璇和瑤光為女道,統領著外院所有女弟子和負責觀中日常運轉。
而這易樓中的少年道人,便是七子之一的玉衡道人。
這玉衡道人一身神通在九子中排名最末,甚至在九十九道中他都只能排在中下,但是他卻是整個云臺觀中,除開周誠之外,唯一能看懂《連山》《歸藏》的人。
雖然玉衡道人對這二經的理解只能算是皮毛中的皮毛,可就是這區區皮毛,便讓他的神念強度穩穩的成為云臺九子第一。
此刻玉衡道人的身前,還擺著周誠親手抄錄的《連山》《歸藏》二經,而他則一只眼看著經書,另一只眼看著那些從二樓飄上來的信箋。
整個易樓的第三層,無數的信箋紙片飄動,看起來就如同一個沒有重力的空間。
“玉衡,將近兩年的消息送來。”忽然易樓三層中響起一個淡淡的聲音,那聲音就好像直接在玉衡道人耳畔響起。
就在聲音響起的同時,玉衡道人神色微變,雙眼之中光芒斂去。
與此同時,兩本經書自動閉合上,懸浮在空中的那些信箋紙片也都快速的落下,不過這些信箋紙片落下時,卻各自飄落到固定的地方,最后竟然又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了不同位置。
此刻再看這易樓三層,無數的信箋紙片,竟然擺放的規規矩矩,甚至讓人一看竟覺得有種美感,是一種享受。
“謹遵掌教真人法旨!”玉衡道人快速起身,對著云臺觀深處小院方向稽首一拜,雖然隔著好幾里遠,口中依然恭敬的說道。
片刻后,玉衡道人便走出了易樓,他向著云臺觀深處走去,一路上但凡是外院弟子,見到玉衡道人都會恭敬的駐足施禮,口稱拜見師伯。
即便是那些身著道袍的內院弟子,也會對著玉衡道人稽首,叫一聲師兄。
越是靠近周誠所在的小院,就越發人跡罕至,似乎整個云臺觀的弟子,都在有意的避開此地。
當玉衡道人來到小院外時,他站在距離院墻還有一丈的地方,躬身對著院門說道:“弟子玉衡,求見掌教真人。”
玉衡道人話音剛落,小院的院門便緩緩打開,接著周誠那一如既往的淡然聲音從院中傳出。
“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