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神色一肅,端正的立在周誠對面,微微低著頭說道:“恩公有事盡管吩咐,即便刀山火海,我也絕不說半個不字。”
“你知道我云臺觀本是成漢國教,我又是成漢的國師。如今你代表東晉滅了成漢,若無我點頭,這巴蜀之地你們其實根本吃不下的。貧道在你面前也就明人不說暗話,我可以讓巴蜀之地歸附朝廷,不過云臺觀還得是東晉的國教,而貧道也要做建康的國師。”周誠的指尖輕輕的敲擊在石桌上,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桓溫一直認真的聽著周誠說話,當周誠說到要東晉朝廷冊封云臺觀為國教,他為東晉國師的時候,桓溫神色微微有些變化,不過只是瞬間又被一臉堅毅所取代。
“我隨后便上書朝廷,定為恩公爭取來國師之位。若朝廷不許,我便帶兵攻入建康,恩公想要這天下,桓溫就為恩公取來。”桓溫這一次單膝跪在了周誠面前,倒是有些像在立下軍令狀。
桓溫也是心思玲瓏之輩,可以說整個巴蜀之地早就是云臺觀的勢力了,但是周誠依然讓桓溫大軍攻取了巴蜀。一開始桓溫也還有些疑惑云臺觀的態度,現在周誠的幾句話,讓桓溫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這個猜測讓桓溫心中都開始期待不已了。
“哦?愿為我取天下?我倒是有心掃蕩天地污濁,重塑朗朗乾坤。不過你就不想做那九五至尊嗎?”周誠對桓溫突然的表現也是非常好奇,同時對桓溫也高看了幾分。
桓溫依舊單膝跪在周誠身前,一臉鄭重的說道:“若不知恩公志向,桓溫自然也想成就九五至尊。但恩公欲重塑乾坤,桓溫便甘愿為馬前卒。”
“好,隨后我便降下法旨,讓巴蜀之地歸附建康,一個月后我隨你同去建康。”周誠手中虛抬,桓溫便感到一股力量將自己托起。
很快桓溫的大軍便返回了成都,而云臺真人一道法旨降下,讓原成漢各方勢力都徹底歸順東晉。
只不過這種歸順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整個長江上游,連同巴蜀之地,全部變成了桓溫的勢力范圍。
如今桓溫治下州郡,縱橫便有數千里,數州之地人口逾百萬,其勢力已不弱于長江下游江左之地的東晉朝廷。
而桓溫治下之地,很快便開始自行募兵,征收賦稅,調配資源,迅速形成了半獨立狀態,這種情況,令建康朝廷對桓溫是又懼又恨,卻又束手無策。
桓溫在云臺觀住了半月有余,當建康朝堂還在討論該如何封賞他,又該如何抑制他的時候,桓溫終于上書朝廷,要求封云臺真人為國師,立云臺觀為國教。
這封上書對建康的朝堂來說有些措手不及,而建康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桓溫已經帶著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東歸,首先返回了駐地江陵。
與桓溫同往江陵的,還有周誠一行云臺觀的道人,而他們的目標就是建康。
待桓溫軍隊駐扎江陵后,他們也不管東晉朝廷同沒有同意,在桓溫的陪同下,周誠就帶著北斗與南斗道人,還有十多名內院道人向著建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