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神州一切如常,除了少數幾人外,竟然所有人都忘記了剛才天意化形為劫刀,而后一道目光自天外投來的經過。
周誠元神回歸,皇宮中人都還保持著躬身的姿勢,仿佛剛才發生的那些驚天動地的變化,那一整個時間段都被抹去了。
就在周誠被冊封為國師一日后,建康百姓發現,在皇宮不遠處,突然憑空出現了一處宮殿群,其規模隱隱直追皇宮,而這里就是周誠的國師府,不過這處宮殿不叫國師府,而是被命名為道宮。
道宮一建成,那些在蘭亭文會飲下靈酒的才俊便齊聚道宮,開始研習《云臺道經》來。除了這些當世名士大儒長居道宮,云臺觀的內院精英弟子也有不少來了建康道宮。
到如今云臺內院可不止九十九道人了,這幾年下來許多外院弟子也修煉到了凝聚六神的境界,這些都是有望成就元神的種子,而云臺觀的規矩便是,一旦開始凝聚六神,就自動晉升為內院弟子,有資格身著道袍,算是真正的云臺核心了。
這幾年下來,云臺九子也都相繼成就元神,甚至原本九十九道中排在九子之后的幾人也陸續成就元神。
云臺觀的弟子越來越多,而天下百姓信仰道門,開始修行道法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還掀起了一股空前絕后的改名潮。
佛門之中有釋,法,禪等字,道門除了之字還有道,玄,靈等字。
一時間無數人都將名字中加上了這些字,尤其是之字最為常用,而在名字后加之字的,都是一些名士,本身已經名聲在外了。
比如太原王氏的王坦,現在已經叫王坦之了,還有瑯琊王氏的王彪,這個王羲之的堂兄,地位甚至比王羲之還要高上不少的瑯琊王氏話事人,正式更名為了王彪之。
太原與瑯琊王氏乃當世最頂級的大族,族中子弟便有數千人,一時間紛紛更名,不明所以的甚至難以分別哪些是太原王氏,哪些是瑯琊王氏子弟了。
除了兩大王氏之人,還有許多達官顯貴也在名字后面加了之字,比如謝安的另一位好友顧愷,現在已經叫顧愷之了。
在道名之中,道字本為最適合入名的,不過因為一個人的關系,這個道字反倒極少有人使用了,因為謝姜在拜入周誠門下后,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謝道韞。
作為周誠名義上的第一個弟子,她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一般人反倒不好再用這個字。
剩下的玄字、靈字倒是被大量使用,不過多被一些小孩使用。謝玄也在云臺內院修行,他名字中本來就有一個玄字,倒是沒有再改名字。
能夠供普通百姓修煉的道經還未編撰完成,不過那些在道宮中研習《云臺道經》的大儒名士,其中倒是有不少人厚積薄發,幾日之間便有了極深的道行。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王羲之可謂當世大家,但他修煉上卻毫無進展,倒是他的夫人郗璇和幼子王獻之道心不凡,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是適合修道的,比如謝道韞謝玄姐弟,還有太后褚蒜子,顧愷之等人,這些人不過數月時間,就到了最后凝聚元神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