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門緩緩打開,桓溫低頭走入了大殿。
這個地方少有人能來,桓溫來的次數也不多,上一次還是道宮建成時來的,那時候云臺殿還只是一座普通的宮殿,只是布置的更加具有道門特色。
桓溫走入殿中,便感覺身后的殿門緩緩關上,而后一道目光從大殿深處看向自己。
“桓溫拜見國師,末將的軍隊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北伐,”桓溫走出幾步后便單膝跪拜,恭敬的對著大殿深處說道。
周誠沒有出現,不過很快他的聲音從大殿深處傳出:“北伐勢在必行,但此番北伐定會遇到秦軍猛烈抵抗,聽聞那苻堅已經登基,此人雄才大略,更是朱士行最為得意的弟子。或許此去你便再也回不來了!”
“若回不來便回不來吧,即便我桓溫戰死,可我還有兒子,以后還會有孫子,終有一日能夠驅逐蠻夷的。”當桓溫發現自己無法修道之后,他便立刻整軍備戰,不斷上書請求北伐。
因為他知道,隨著修道之人越來越多,他將越來越無所作為,所以他要趁現在促成北伐。
桓溫的情況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情況自然被大部分朝臣反對,最后還是周誠親自出面促成了桓溫北伐的提議。
“要不了那么久,你雖無法入道,卻并不代表你就不如旁人,此番北伐我便賜你一件至寶,此物雖無通天徹地的威能,卻有意想不到的妙用,更可保你死后真靈不滅。”周誠說話之時,一枚古樸的金色大印從大殿深處飛出,最后懸浮在桓溫身前。
桓溫一臉狂喜的接過金印,雖然沒有從這金印上感受到什么毀天滅地的力量,但是他也能感覺到金印的不凡,甚至隱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多謝國師賞賜,末將此番一定攻下洛陽。”桓溫對著周誠致謝,目光也看到了金印上的印文,正是‘北太帝君’四個古樸篆字。
“我之所以一力促成北伐,真正想要的并非洛陽或者長安,而是與洛陽相距百里的黛眉山。”周誠繼續說道,卻是一個有些意外的回答。
桓溫即將北伐,這次來見周誠一來是辭行,更主要的還是來詢問周誠對北伐的部署。
“黛眉山?”桓溫自然聽過黛眉山的名字,西晉之時天下名士匯聚的黛眉山,即便今時依然名聲顯赫。
“黛眉山三面環水,黃河繞山而過,群山伏地,云霧繚繞,乃是人間仙境之所。實際上此地更是此方世界的中心所在,此地于我道門有大用,你若能守住此地,我道門大計便能提前實施。”周誠對桓溫也沒有絲毫隱瞞,甚至連黛眉山的秘密都告訴了桓溫。
桓溫也是第一次聽聞這些隱秘,既然周誠已經說到了道門大計,桓溫自然知道攻取和占據黛眉山的意義。
只見桓溫更加堅定的說道:“若末將不死,黛眉山便是道門所有,若末將戰死,黛眉山便是我埋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