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面店可是遠近聞名的老字號,其面做得特殊,面與面板摔打撞擊,“biang、biang”也,故稱“biang、biang面,”但biang、biang二字咋寫,沒有人知道。
店家只管做面,客人只管吃面,誰也沒去想過。
而此時,見店小二答不上來,秀才頓時有了主意,他說:“小二,你與老板商量過,本人今天沒錢,可否寫出‘biang、biang’二字,來換這碗面吃?”
店小二想了想,把店主給叫了出來。
“成了!”店主一口答應。但心中卻道:“古來就沒有‘biang、biang’二字,看你窮秀才怎么賴賬。”
“biang、biang、biang、biang……”秀才心里嘀咕,嘴上嘀咕。
但是搜遍了記憶,也沒有這“biáng、biáng”二字……
“書上沒有,豈可生造乎?”
書生尋思皇上可以造字為名,秀才難道就不敢與之比肩?
秀才滿腹心酸,一腔惆悵;寒窗苦讀,功不成,名不就,眾目睽睽下,落到賴賬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里罵皇上:“什么‘日月當空照’?民間疾苦,哀鴻遍野;宮闈傾軋,豺狼當道;貪官污吏,橫行鄉里;我秀才寒窗苦讀,就因無錢無人,打不通關節,獲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罷罷罷,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嘗不能?”
秀才一聲大喝:“筆墨伺候!”只見他筆走龍蛇,大大地寫了一個biáng!他一面寫一面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著車車進咸陽。”
于是一個合體的biang字,就出來了。
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百小川也是一樣,此時說出來,有些玩笑的意思。但在那個時節,卻是那書生心中的酸楚與不甘。
做了半輩子學問,到最后因為沒有錢,考不上功名。這上哪說理去?
“是啊!的確是陜西美食,不過開在這里,.......”
百小川聽了苗苗的話,先是點頭,又是搖頭。苗苗也不知他這表情里,究竟是什么意思。
而也正在這時,店老板‘王石’出來了。腰上還系著一個圍裙,沖著百小川笑道:“小兄弟,您可是真是說話算話啊?”
“這是自然,都是鄰居,哪能壞了信用?”
百小川笑道,與苗苗,夢情兒一同進了面館。
只見這面館并不大,整個四十多平米的前堂,只有六張桌子。
桌子也充滿了古舊的感覺,上面鍍著一層天然的包漿。
“老師傅?您這店,開了好多年了吧?”百小川問道。
“是啊,正經好多年了。”‘王石’應道,讓百小川等人先坐,他去到廚房端面。
這面條端上來,放在桌子上,熱氣騰騰,給人一種火辣辣的感覺。面條也寬有嚼勁。苗苗贊道:“王大爺?這面我吃過,有咬頭,就跟牛筋一樣,......”
“呵呵,愿意吃,就多吃一點吧!”
‘王石’笑道,然后也一同坐下,自己倒了一杯茶,邊喝茶,邊道:“這位小兄弟,身著道袍,莫非是修道中人?”
“呵呵?怎么?難道王師傅,也是修道之人?”百小川反問,嘴角微微的翹動了一下,笑容邪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