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十月,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右翼首領,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傳來的消息上說,局勢十分不好,駐扎西藏邊軍兵請求朝廷平叛。
胤禛得知這一切之后,在朝堂上大動肝火,當即下旨命名將岳飛二十一世孫,岳鐘琪和撫遠大將軍延信前去平叛。
然而大軍前去兩月,傳回來的是戰敗的消息,羅卜藏丹津在岳鐘琪和延信剛到達西寧,得知消息后率軍偷襲,兩軍立刻刀槍相交,戰亂當中為保護延信,岳鐘琪被羅卜藏丹津一箭射中,重傷垂危,延信慌亂當中只能匆忙撤離。
出師未捷的消息傳到紫禁城,更是讓胤禛震怒非常,但叛亂一日不平他心難安,緊接著又派遣了幾名大將前往西寧接應延信和岳鐘琪二人。
等到援軍趕到的時候,延信因為要顧慮岳鐘琪的傷勢,再加上多方變故,竟是被羅卜藏丹津逼的不得不敗退西寧城。
沿途這么一耽擱,竟然是讓青海叛軍統領羅卜藏丹津,和準格爾部落首領策妄阿拉布坦,聯合在了一起,共同抵御清軍,一時之間戰事交著在一起,十分緊張。
前線傳回來的消息,一直都沒怎么好過。
岳鐘琪保住了命,但身受重傷的他是沒有辦法帶兵打仗了,已經被胤禛派人接了回來,同時回來的還有延信。
延信,正黃旗人,清太宗皇太極曾孫,愛新覺羅皇室中人,算起來的話和胤禛也是同一個輩分,不同的只是分支而已。
雖然延信曾被胤禛冊封為撫遠大將軍,還派他把十四爺胤禎的撫遠大將軍,軍印接管了下來,可胤禛并不是很信任他,否則當初怎么會讓年羹堯接了另一半的兵權,其中的原因則是延信和胤禎的關系,私底下十分的要好。
這回打了敗仗,岳鐘琪也是為了救延信受的傷,胤禛等他們回來之后,直接將延信發落,擼了官職,但因為他好歹是愛新覺羅家的人,胤禛就革令他在家中閉門思過反省,間接的算是關了起來,同時他的子孫降為紅帶。
思央在得知了朝堂上的消息后,靜靜思索了一會兒后,秘密寫了一封信讓人帶出了皇宮。
前線戰事緊張,羅卜藏丹津和策妄阿拉布坦,如果長期的結合在一起,對清朝是一個十分大的威脅,畢竟自從清軍入關以來,每一代皇帝都盡量的希望把西藏蒙古等部族安撫好,還不惜讓清朝的格格遠嫁和親,萬一時間長了,戰爭帶動蒙古那些表面平和,內里不安分的人就不好了。
可是戰事一直都沒有多大的進展,這情況除了一開始的失去先機之外,也和帶兵打仗的將領有關。
如果思央沒來的話,這一戰應當是年羹堯帶兵,現在年羹堯已經辭官退下,岳鐘琪也重傷修養,一時間能拿出來的大將還真沒幾個。
就算有,偌大的國土也有多個地方需要看守,也不能只顧著這邊的叛亂,還要防備蒙古眾部落。
然而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議讓固山貝子十四爺胤禎,,帶兵去前線平叛。
在這一點上,有人說十四爺曾經就帶兵駐扎過西藏,還平定過準格爾首領策妄阿拉布坦,折騰出來的叛亂,雖然沒有徹底將其剿滅,但都認為,如果派遣有作戰經驗的十四爺去的話,定會很快的將戰事平息,也能讓朝廷和百姓安心。
此話一提出來,卻引得胤禛大怒。
他與幾個兄弟的奪嫡之爭,萬分辛苦,好不容易自己贏了,兄弟們都仰著他鼻息生存,為了鞏固帝位,他也不得不對親兄弟們做各種措施。
縱然胤禎是他一母同胞他也不大打算放過現在讓他放了胤禎不說,還要放他去前線,這樣豈不是放虎歸山,他是萬萬不能同意的。
此事被駁回不說,還將提出建議的大臣怒斥了一頓。
“一個兩個的,朕都是白養了,這么一群人。”
胤禛一下早朝就怒氣沖沖的來到了翊坤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