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監輕嘆一聲,道:“這倒也是個辦法……雜家在想,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那鐸勸解道:“大人,有時候最簡單最直接的手段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那太監忽地盯住了那鐸,幾秒鐘后露出了笑容:“朝廷派你來學習,這銀子可算是沒白花,你長進多了,看來,雜家當初還真沒看錯人。”
那鐸連忙起身,作了個深揖,道:“還仰仗大人多多栽培!”
那太監長吁一聲,嘆道:“抓他容易審他難啊!但凡與逆黨有瓜葛之人,多是些不識時務的蠢貨,自以為螳臂可以擋得了車蚍蜉能夠撼得動樹,一個個都是些不知死活的貨色。”
那鐸再次起身,抱拳作揖,道:“大人,小的倒是有辦法撬開老鬼的那張嘴。”
那太監驚喜道:“噢?真的嗎?”那鐸便要解釋,卻被那太監止住:“雜家事務繁多,哪有閑空聽你啰嗦,這樣好了,待雜家抓了那老鬼,便差人請你過去審訊他,只希望到時候你可不要讓雜家失望哦。”
那鐸向后撤了兩步,離開了沙發,在空地上跪了下來,叩頭之后,道:“小的愿意以項上人頭擔保,定會翹開老鬼的嘴巴,讓他說出所有逆黨秘密。”
那太監欣慰點頭,道:“你有此決心,雜家深感欣慰,不過,即便失敗,也用不著你賠上這顆人頭,你的命,貴著呢,雜家將來還有大用。”
那鐸再次叩拜。
那太監從西裝口袋中掏出了一張卡片,擺到了茶幾上,并道:“好了,雜家要回去了,今后若是有事,你可以直接聯系雜家。”
那太監打小入宮,無名無姓,后來因乖巧被宮里大太監李連英收做了干兒子,從而算是飛黃騰達。李連英原名李進喜,因服侍太后有功而受太后賜名叫了連英,李連英收了那太監做了干兒子后便將自己的小名賞給了他,因而被叫做李喜兒。
李喜兒不喜讀書,卻愛舞刀弄棍,李連英有意引導,在宮里選了幾位侍衛首領教他武功,原以為能強過常人也就滿意了,卻無心插柳地培養出了一名頂尖高手,待李喜兒成年之后,宮中竟然不見敵手。
李喜兒與那鐸相識頗為偶然,在到美利堅之前,李喜兒并不知道那鐸這個人,甚至連那鐸的父親祖父都不曾聽說。李喜兒來到紐約后,有一次慕名前來環球大馬戲團觀看表演,機緣巧合下,見到了那鐸。
因為有女性陪伴李喜兒,所以那鐸當時向李喜兒一行行了脫帽禮,從而露出了他那條油亮辮子。
但凡來美利堅廝混的華人,除了那些個留洋學生之外,絕大多數都剪去了辮子,像那鐸這樣已經混出了一定地位的人,更是應該積極融入到洋人社會中去,更應該將腦袋后面的這根牛尾巴剪了去。
所以,當李喜兒看到那鐸依舊留著辮子的時候,有了反差感,對那鐸不由得生出了些許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