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裴安和晚上一收攤,就帶著好酒好菜去張主任家,拉上張家兄弟和他們家老爺子,邊喝邊聊這事。
張主任和他堂弟一樣也是爽快的人,知道了裴安和兄妹要開鹵味店,在他們為這事第一次登門時就表示了恭喜,并承諾雞爪雞翅這些可以加大供應,他們需要多少開口就是了。
但裴安和是懂可持續發展的,求人辦事不能有事上門,辦完事就跑,張主任好說話是他人品好,自己也要給足誠意,因此連著幾天帶上酒菜去串門,幾個大老爺們好吃好喝,一不小心聊上頭了,又給自家即將開業的小店豐富了菜單。
二哥忙著往外跑,搞新店、拉關系,還在張屠夫的介紹下,和負責他們這片菜市場的工商局干事喝了回酒。
裴景書則是一有時間門,就拿起她的小本本寫寫畫畫,填充開店計劃,像是鹵味店的老產品該不該調整價格、新產品又要如何定價,然后開業要不要搞活動,怎么搞活動,折扣持續幾天合適,這些都是屬于她的工作。
兄妹倆協同作業、各司其職,在每天早晚照常擺攤的情況下,加班加點忙了幾天,新店就也準備得七七八八,挑個良辰吉日就可以正式開張了。
不過新店一旦開業,他們的擺攤事業必然受到沖擊,畢竟就只有兩個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兩者只能取其一。
裴安和在苗紅旗提議請人算算良辰吉日的時候,決定跟妹妹正式聊聊這個安排。
剛好裴景書也靈光一閃,她想起了個好點子,興致勃勃說,“等確定了新店開張的日子,就可以跟毛紡廠的老顧客宣傳,每人送一張新店的優惠券,看在能便宜的份上,他們應該會去店里支持的吧”
人類的本質是跟風,碰上沒見過的新店開業,還陸陸續續有人光顧,原本不感興趣的說不定也會跟著買一點嘗嘗了。
裴景書有信心,只要他們愿意來店里消費,就不怕沒有回頭客。
裴安和聞言挑了挑眉,顯然是新店營銷計劃更重要,遂果斷把想說的話咽回去,好奇問,“這個優惠券是怎么弄的”
苗紅旗也沒見過這玩意兒,好奇湊過來聽裴小囡科普。
裴景書連比帶劃的給他們描述,“就是那種現金抵用券,只要拿著它來店里消費,就可以相應的減免兩毛錢。”
裴安和“不錯不錯,這種優惠,應該比直接給所有顧客降價來得更直接有效。”
裴景書瘋狂點頭,“對呀對呀,回饋老顧客,老顧客帶動新顧客。”
“那這個現金抵用券,我們自己寫嗎”
裴景書小小嘆了口氣,無奈道,“找文印店的話成本太高,只能自己手寫了。”
說著她看到老媽,眼睛一亮,“我們家寫字最有風格的就是媽媽了,應該沒幾個人能模仿這個字跡,媽幫我們寫現金券好不好”
苗紅旗
也是沒想到,活到這個年紀居然被小閨女抓壯丁,讓她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但事關他們的生意,苗紅旗也不忍拒絕,頗為為難的問,“這個券要寫多少張你們這兩天就要用,太多的話,我怕是趕不及。”
裴安和想了想,“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這種事情感興趣,想要產生影響,少說也要準備上幾百份,您一個人還真忙不過來,不知道大哥有沒有功夫幫忙,大哥的字也很優秀呢。”
苗紅旗決定不摻和兒女們太多事情,但這個她還是有話語權的,當下點頭,“行,晚上我跟你大哥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