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都是第一次進城,人生地不熟,兩口子尤其怕寶貝兒子被城里頑皮搗蛋的男孩們欺負,要是有比他大一兩歲的哥哥們罩著,再帶著他多認識些附近街上的同齡人玩伴,他們當父母的才能真正安心。
所以,許向華把兩個賊能吃的好大兒帶著去做客,人家非但不介意,簡直是求之不得。
至于堂哥請這頓飯的來龍去脈,她此前也一五一十告訴了婆家眾人。
苗紅旗在家屬樓里,是一位和氣但有分寸、不愛搞事的老太太,不過關起門來,她對親戚間的家長里短還挺感興趣,當時就問兒媳婦,“我記得你說過這個堂哥一家,他們不是還想著年底回老家造房子,怎么突然又把一家老小接城里來了”
許向華笑著賣起了關子,“這個嘛,說起來跟景書也有點關系。”
裴景書本來不在意大嫂這位堂哥。
在餐飲行業,同行相輕是最沒意義的事,畢竟人都是要吃飯的,這個客戶基數實在巨大,對家客戶搶是搶不完的,也沒必要搶,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味道好,踏踏實實搞經營,就不怕沒生意。
許堂哥的飯店生意再好,也不影響她跟二哥賺大錢呀。
不過既然大嫂說著說著,開始cue她,裴景書便也豎起耳朵聽了兩句。
許向華滿面春風的講起來,“這段時間,小妹不是有抽空在家學習么也不知道小寶什么毛病,每次小姑背課文,或者英文單詞什么的,他就愛湊在邊上,小嘴跟著念念有詞。這孩子倒是比他兩個哥哥記性都好,大概也是覺得好玩,聽幾次就記住了,還喜歡背給大人聽。上次他被我爸媽留在那邊小住,小嘴叭叭就沒停過,一次堂哥兩口子拎著東西上門探望,剛好就聽到這小不點又是背詩,又是講外語的,他們當時就被唬住了在我們老家那邊,別說村里的小學,就是鎮上的初中,也還沒有教外文的,堂哥兩口子千難萬難得了個兒子,正好今年也要上小學,生怕孩子留在老家給耽誤了,這才火急火燎接到市里來。”
說到這里,裴安和插了句題外話,督促大哥大嫂重視起小侄子的學習問題,早日安排這個聰明好學的小家伙入學什么的。
可惜他被全家人無視了,感同身受的裴景書甚至給了一個鄙視的眼神,裴小寶才三歲半,別的小孩都是七八歲才上一年級,二哥這么早就催著大哥大嫂雞娃,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
大家一致繼續聊許堂哥一家,裴景書也隨口問了句,“不是說開飯店很賺錢么,怎么還要租房子,直接買一套它不香嗎”
有賴裴遠山裴遠河這倆小喇叭的宣傳,親朋好友都知道她那包租婆的偉大夢想,尤其是親愛的家人們,取笑調侃過她八百回了。
這回,所有人都對她關心的問題見怪不怪,許向華也不假思索的表示,“你想買房子,那也要有人肯賣呀。這年頭,誰不是一大家子緊巴巴擠在一個小房子里房子能多到住不完的人家太少了,那都是祖上闊過的,等閑也不缺錢花,人家都更愿意發租呢。”
再說了,許向華可從來不覺得房價對他們友好過,自家這種沒太大負擔的雙職工家庭,想買個小房子,都得掏空半輩子的積蓄。所以她繼續說,“我堂哥兩口子賺得多,開銷更大,有在市里買套鴿子籠的錢,都夠他們在老家蓋一套兩三層帶院子的花園洋房,衛生間都能做得比他們的臥室大,住那種大房子才叫享受呢。”
也就他們小姑子這種有財運、又從來吃過苦的小姑娘,才會覺得買房子跟買大白菜一樣容易。
許向華覺得小姑子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殊不知她輕飄飄幾句話,也給了裴景書沉重的一擊她整個暑假頂著烈日、爭分奪秒的搬磚賺錢,就是為了早日攢下第一筆買房基金,最好是趁著房價堪比大白菜的階段,能多撿幾套就撿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