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視線緩緩落向沈玉嬌的臉,忽的勾起一番興致,他道“我將玉娘畫入其中,可好”
“我”沈玉嬌詫異,在他的注視下臉頰微微發燙“我我大著肚子呢,有什么好畫的。”
裴瑕道“女子懷胎,諸多不易。將你的孕像入畫,待到我們孩兒長大了,也可將這畫給它看,叫它知道身為人母的辛苦。”
說到這,他忽的沉默下來。
沈玉嬌從他這沉默,也明白了什么。
大年初一的清晨,首先該與家中父母尊長拜年。
雖說他們早幾日便將年禮和家書送去洛陽,但王氏一人在舊邸過這個年怕是也不好過。
“郎君。”沈玉嬌盡量壓下心底那份沉悶愧疚,擠出個笑,去牽他的袍袖“馬車已經備好,我們先去族伯家拜年吧。若拜完年回來,你還有興致,我便坐著讓你入畫。”
裴瑕瞥過她的手,抬手牽在掌心,若無其事勾了下嘴角“好。”
夫妻倆心照不宣地選擇不提那茬,牽著手一起往外走去。
新年伊始,萬物更新。
家家戶戶門前都換上新的桃符,大門兩側的“神荼”、“郁壘”二神畫像,在凜冽寒風中威風凜凜。
裴氏一族在朝為官者眾多,但與裴瑕這房關系較為親厚的尊長,也就三家,一家為裴氏族伯太子少師裴嚴,另兩家則為國子祭酒裴峎、中書侍郎裴行秋。
大年初一這日,裴瑕與沈玉嬌便走了這三家裴氏親戚。
待到初二日,夫妻倆一早去了李府,給外祖父母拜年。
正好沈玉嬌的姨母大李氏也帶著兩個女兒回娘家拜年,一家人其樂融融吃了頓午飯。
說起沈玉嬌的姨母大李氏,她當年嫁去勇威候府時,李從鶴還是個四品官,這門親事算是李家高攀。李從鶴為著清名,并不想許這門婚事,但姨母與姨夫暗生情愫,一個非卿不嫁,一個非卿不娶。
總之當年還有些小波折,這事母親李氏也沒與沈玉嬌細說,最后大李氏還是如愿嫁去了勇威候府,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只她膝下唯有兩個女兒,為此沒少被婆母刁難,妯娌
嘲笑,萬般無奈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在二表妹兩歲時,忍著心酸給姨夫納了兩房妾侍,繁衍后嗣。
但她沒生出兒子這事,仍是她此生無法釋懷的心病,也成為她在侯府中處境窘迫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她上頭的嫂子還是下頭的弟妹,都有嫡長子,唯獨她這房沒有,總覺連累著丈夫都在府中抬不起頭。
沈玉嬌其實很喜歡這位溫柔心善的姨母,也知姨母其實很疼她們這些女孩兒,只在這后宅之中,擁有一個“子嗣”,實在能叫女子的處境好過不少。
這日難得人齊,一家人歡聚一堂,有說有笑,就連一向糊涂的李老太太這日都難得清醒了一陣。
直到傍晚,眾人才依依不舍辭別,臨走前,大李氏還邀沈玉嬌初十去勇威候府吃席。
勇威候府的老太太正好做七十的大壽。
姨母相邀,且那日舅母宋氏也會去,沈玉嬌想著日后要在長安城里長居,各府的來往應酬也必不可少,既有姨母、舅母牽線搭橋,便答應下來。
接下來的幾日,沈玉嬌又隨裴瑕走了幾家親戚,直到初五才算消停,能夠在院里好好歇一歇。
轉眼到了初十那日,勇威候府的壽宴。
裴瑕本打算陪沈玉嬌一起去,二皇子忽然邀他一同宴飲,沈玉嬌便讓他自去忙正事,反正裴瑕還未入仕,與勇威候府也沒什么官場上的來往,她一人赴宴就足夠。
因著是姨母家府上,沈玉嬌從前也去過數回,帶著夏螢和冬絮兩婢子,攜著壽禮便駕輕就熟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