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昏暗,尋也尋不到,也不好停下隊伍另外打開箱籠去取,于是硬抗了半個時辰。
當日夜里便頭疼欲裂,渾身發寒。好在隨行軍醫有良方,吃了好幾副藥,總算好轉。
路上也曾遭到山匪的伏擊。
但裴瑕看出那山匪頭子是個有抱負的,當即攔下兵將們拔刀,命景林設棚煮茶。
無人知曉那一盞茶的功夫,裴守真與那山匪頭子說了什么。
但一盞茶后,山匪頭子帶著他的手下,回山寨收拾東西,約定七日后趕往燕州參軍,抵抗戎狄,護衛疆土。
于是押送軍資的隊伍里也流傳起一句話
“古有關羽溫酒斬華雄,今有裴瑕煮茶降土匪。”
總的來說,前往燕北這一路,比裴瑕想象的還要艱苦,說是處處都能丟命也不為過。
也因走了這么一遭,他心底對謝無陵也更多了幾分敬佩。
他如今累了有馬騎,餓了有飯吃,渴了有水飲,病了也有藥,依舊覺著這一路艱苦難熬。
而三年前謝無陵被流放時,頭戴枷鎖,腿扣鐐銬,流犯的吃喝更是與“好”字完全不沾邊。死了解差或許愿意埋,畢竟一鏟子的事。但病了解差定不愿買藥,畢竟要花銀錢。
那個人竟然熬過去了。
不但熬過去了,還在燕北池魚化龍,一飛升天。
可見人之氣運,當真是難以言喻。
燕王府里,沒換紅燈籠,也沒掛桃符。
或者說打從進到燕州城里,目之所及更多是一片縞素。
燕北三十萬大軍,閑時種田,忙時練兵,軍民一家親。
如今外敵入侵,幾乎每家都有一兩個男兒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
裴瑕一路走來,看到每隔幾家便掛著白幡,一顆心也愈發沉重。
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嚴重。
而百姓們對他們的態度,也足以說明一切。
他們看向軍資的目光是欣喜的,看向他們這些長安來的官員,是憎惡的,仇恨的。
景林被那些百姓們的目光看得渾身發麻,忍不住悄聲與自家郎君嘟噥“我們又不是戎狄人,這大老遠辛辛苦苦給他們送錢來了,不夾道歡迎就罷了,怎的還一個個看仇敵
一般。”
裴瑕沉著臉,并不言語。
他知道燕北百姓們在恨什么。
恨朝廷的昏庸愚鈍。
恨長安官員的尸位素餐。
恨這些軍備銀錢姍姍來遲,白白送了無數好兒郎的性命。
更恨這場戰事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卻因上位者的決策失誤,叫他們家破人亡,惶惶不安。
這份恨,太正常了。
到達燕王府,并未休息,裴瑕直接面見燕王。
“這是此次朝廷撥給燕北的軍資款項,以及一干糧草軍備的清單,還請王爺過目。”
燕王坐在御案前,箭傷雖修養了這些時日,但聽說那箭上摻了毒,虧得他重金養士,這些年一直養了個醫術高明的神醫在旁。
那好吃好喝養了那么多年的閑人,終于一朝派上用場,救了燕王的命,也徹底堵了從前那些說“浪費銀錢”的謀士的嘴。
性命保住了,余毒還得慢慢清除,燕王的臉色仍有些蒼白,但看向裴瑕的那雙狹眸,精光閃爍,無比銳利。
他審視裴瑕的同時,裴瑕也驚愕于燕王那雙眼。
那雙眼,還有那野心勃勃、烈火灼灼的眼神。
忽然就明白謝無陵為何會被燕王認作“義子”了。
太像了,實在太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