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嬴擊掌“都尉所言才是真的舍私而就公,且不驕不餒,從敗中求取勝之機。為將者當如此”
俞嬴極認真地看著令翊“俞嬴學過一些相人之術。依我看,都尉日后或能成為青史留名的一員名將”
大約看出她這回說的話里有幾分真心,令翊嘴角翹起來,又試圖抿下去,終究又翹起來,眼睛也彎了,一臉的“算你識貨”。
俞嬴倒不是虛夸他。她確實覺得,若令翊為上將軍,按照此計,興許燕軍真的能取得一次更大的大捷,一次讓齊人幾年不敢侵燕的大捷。
但如今主事的是方域,大軍若遠途詐敗,可不比令翊那幾千人過河的詐敗,而要圍攏幾萬齊軍,也要指揮得當才行,最關鍵,方域,或說燕侯,是否有全力一拼的魄力。
桑丘城。
事情讓令翊說準了。
令朔去拜見方域,方域一見面就把令朔好一通夸贊,什么善用奇謀,什么指揮得當,什么不愧令氏將門,連國之棟梁都說了出來,令朔先還有些不好意思,訥訥地提到俞嬴及諸軍將。
“還是將軍統帥得好,才能有此大捷”方域大笑,笑完又道,“域一定在君上面前為將軍請功。”
“請不請功倒沒什么,”令朔趁機提出援軍的事,“朔來桑丘與上將軍稟報軍情之前獲知,齊人將增兵,重整軍戎,再侵燕國。決河奇謀可一,不可再。以朔兩萬兵卒,對齊幾萬新銳之師,怕是難以守住新河,還請上將軍派與援軍。”
方域面露難色“非是域不知道將軍之難,實在是桑丘、汾門諸城皆燕國要津重城,不能有失。將軍也知道燕軍軍力總數,我去哪里派援軍給將軍呢況且將軍提到的那位先生能有決河之計,焉知沒有他計”
說來說去,就是不肯增兵。
兩人終究不歡而散。
燕國在備戰,齊國也在備戰,不過一個是守,一個是侵。
對此次田唐之敗,齊國頗為震驚,也實在是歷次與燕之戰,齊都鮮有敗績。田唐又是宿將,帶領五萬大軍,竟然敗在了略顯平庸的令朔手中上下不免嘩然。
了解更詳細軍情的齊侯田剡、田剡之弟公子田午、相邦田向等倒是能接受,畢竟列國靠奇謀反轉戰局,以少勝多的戰事不少。齊侯田剡擬再派軍將帶領五萬大軍伐燕,田午和田向都沒有多說什么。
相邦田向宅。
田向正拿著書冊來看。看家主盯著竹簡,眼睛半天沒動地方,恰有侍女來進羹湯,老仆忙擺手,家主這是想事情呢。
田向確實在想事情。想增兵伐燕的事,田向覺得君上這幾年在用兵上有些太操之過急了,到底年輕;又想到齊侯對公子午的打壓和公子午不動聲色的反抗;最后思慮定在齊軍出事的燕國弱津。
“弱津”田向輕喃。公子俞嬴就埋在那里。聽說燕侯給她謚“景”。景田向想象她若是泉下有知,聽了這個謚號,一定嘴角帶著哂笑,“也不怕我躺不住詐了尸。”田向嘴角帶了一點笑意。
“家主要什么”老仆耳朵有點背了,上前問。
田向沒有回答,過了一會兒才說“由,你還記得公子俞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