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慎思往后倒在椅背上,嘆口氣道,“請他們進來。”
他說罷站起身迎出門外,片刻后周鑣到了門前,這個周鑣是金壇人,家中書香門第根基深厚,伯父周應秋在天啟年間當到了吏部尚書,叔父周維持也當到御史,但周鑣早早跟這兩人劃清界限,反倒得了不錯的名聲,他崇禎元年就中了進士,之后得罪人被免職,但在復社中很有地位,和同在復社的周鐘是從兄弟。
劉慎思也是復社社友,對周鑣這個大佬很客氣的見禮,招呼他分主客坐了。
親隨看茶后帶上門,周鑣才對劉慎思道,“上次跟竹聲說的事,可有確信了?”
劉慎思咳嗽一聲道,“不瞞周先生說,版面最近都十分緊張,這一點次尾(吳應箕)是知道的,本期連時文都差點縮減版面,還是在下力爭才得以保下,下一期還要增加工坊的商貨廣告,三版四版各占去兩成版面,安慶那邊要登載的都要順延兩期,恐怕騰不出版面來給先生,確實在下都做不得主……”
周鑣擠出點笑容道,“竹聲既擔總編之責,排版自然一言而決,再說此文本身,是因閹黨嘯聚南都圖謀以邊才復起,以致南都之內烏煙瘴氣,我等復社士子聲氣想通,乘此鄉試之際共擊之,乃是匡扶正氣之舉,眼下雖尚未張貼,署名者上百,聲勢已令阮閹驚懼不已,但若僅城內張貼公揭,畢竟只有南都知曉,能刊發在時報之上,頓時廣布沿江數省,天下無人不知,阮閹避無可避,必再無顏糾眾結社危害民間,如此方能起正本清源之效。”(注1)
劉慎思為難的道,“這,劉某也不瞞先生,阮大鋮與在下的東家私交甚密,此文既攻阮大鋮,時報是不宜登載的。”
周鑣等了片刻才不慌不忙的道,“劉先生是報社總編,也是復社社友,這幾年掌管時報,才華眾所周知,時報廣發大江,都賴先生操勞。”
劉慎思忙道,“不敢當先生稱呼。”
周鑣擺擺手,“但劉先生自個的前程也是要顧慮的,聽聞竹聲還是秀才,這次也要參加南直鄉試……”
聽到這里,劉慎思不由自主的坐直身體,周鑣平靜的道,“南直鄉試,總有人說復社舉薦是徇私,但某要說,為國薦才徇私就徇私了,無論公薦私薦,總歸是有用的。”
劉慎思盯著地面,眼神不停的轉動。
周鑣的聲音在旁邊繼續道,“時報雖是操持輿論,但我等讀書作學,總還是要圖個正經前程的,總不能一輩子甘于這武人東家之下,功名才是讀書人的正途。”
劉慎思瞇瞇眼睛,緩緩抬頭看向周鑣。
……
注1:《留都防亂公揭》倡議于崇禎十一年六月,十二月成稿,之后開始串聯簽名,崇禎十二年鄉試前后,復社眾人乘著阮大鋮在南京,于桃葉渡河房會盟后正式發布公揭,吳應箕和陳貞慧是主要撰稿人,背后推動者眾說紛紜,提到較多的就是周鑣兄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