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老夫人輕哼一聲“用不著拿話來哄我,容家長房出了那樣的大事,短時間內她們哪里回得了京,少不得要三個月的時日,若是八月十五還不回來,你叫九郎親自將人接回來,免得受了閑氣。”
莊氏忙應了下來,知她是真放心不下妙卿,要不也不會等百日后便急著將人接回來,莊氏掩唇一笑,又正了正臉色,道“容家來報信的時候媳婦還當是容家老夫人有什么不妥呢說句過格的話,虧得是長房的人,又是平輩,不用守孝三年,要不然可是將瀅娘給耽誤了。”她頓了頓,抿著薄唇道“母親,林家那邊等瀅娘回來得重新尋個由頭叫她過去,免得真出了什么意外,將那孩子耽誤了。”
武老夫人點了點頭,笑道“林家四小子倒是個好的,可不能叫人搶了去,若是林夫人相中了瀅娘,就趁早把親事訂下來,之后也好將阿卿的親事訂下。”
莊氏眸光閃了閃,笑問道“母親您是看中了哪家的小郎君不妨說出來給媳婦聽聽,我也好叫三爺在外打聽打聽,咱們阿卿這樣的品貌,可不能委屈了她。”
武老夫人臉上的笑意淡了一些,淡聲道“我知道你們的心思,放寬了心吧這么大個京都也不是只有我們英國公府有好兒郎,以阿卿的顏色,哪家的兒郎會不喜歡,我總能給她擇一個佳婿。”
莊氏低了頭,輕聲解釋道“母親,我不是這個意思,阿卿既美貌又乖巧,誰會不喜歡呢她又是我看著長大的,我自來都將她當女兒一樣疼愛。”
武老夫人聽出她言下之意,心中不免冷笑,只是她也知莊氏的為人,不愿意給她沒臉,便冷淡道“你若真將她當女兒來疼,便在她的親事上多上心一些,娘娘到底是在宮里,便是有心有時候也是顧及不上這孩子的。”她輕嘆一聲,眼中露出幾許哀色。
“若沒有當年那出事,她的親事也不至于這般艱難。”
莊氏聽她含糊的提及往事,只當是感概妙卿生母柳氏當年那樁事,她聽聞當年柳氏差一點是要給先太子做夫人的,若非先太子妃容不得她,她又顧及府里的感受,也不會著了先太子妃的道,以至于遠嫁鄴郡落得早亡的下場,更不會叫阿卿年幼喪母,使得婚事艱難。
“當年都有各自的難處,誰也顧不上誰,這些年咱們家也照看了她的孩子,柳氏地下有知也會安心的。”莊氏面露凄然之色,當年兩位皇子相爭是何等復雜的時局,各家都自顧不假再等到圣人登基,英國公府上下又是何等惶恐,若不是圣人少年時便相中了娘娘,只怕武氏一門要落得先太子外祖蕭家的處境了。
武老夫人知她所言與自己所想并非同一樁事,那件事當年打落牙齒咽進了肚子里,吞下這個苦果便是再苦也絕不能言說,只是心下傷感悲涼,可她能怨恨哪個呢一切都是為了武家,為了英國公府數百口人的性命,莫說只是犧牲了女兒,便是長子長孫,那個時候國公爺也是狠得下心腸的。
“罷了,不提那些舊事了。”武老夫人擺了擺手,與莊氏道“阿琉那邊你尋個日子過去瞧瞧,也勸勸她,別整日的貓兒在府里不出來走動,別的不說,浵娘如今年紀也不小了,總是該找人家了,可不能再耽誤下去,她便是不為浵娘著想,難道也不為大郎打算長姐一日不出嫁,大郎的親事便定不下來,又如何與圣人請封,難不成要他頂著親王世子的名頭過一輩子”
莊氏聽武老夫人提起大姑子,便面露難色,先太子早亡,留下她們孤兒寡母,雖是吃穿不愁,可日子卻也不好過,長子燕池如今已及冠尚不曾領了差事,更不用說請封襲爵,兩個女兒都過了適婚的年齡,長女浵娘更是拖成了老姑娘,偏偏親事艱難,她倒有意將女兒嫁回娘家,可誰人沒有私心,圣人忌憚先太子一脈,哪個敢與謹親王府聯姻,以至于如今她兒女的親事倒成了英國公府的一塊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