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卿哭的梨花帶雨,嬌弱姿態好似被風吹的落英繽紛的牡丹花,其姿容勝過萬千花開紅艷。
這樣的姿態,如此的姿容,實叫容老夫人無法打從心里愛起來,總覺得她生的一副禍水之相,只是戲已唱到這般,她自然還需繼續唱下去,做足慈愛之相。
拿著帕子沾了沾眼角,她又比劃著道“當初你下生不過貓兒似的大,你母親總怕你養不好,夜夜都要守著,你一哭,她的心都要跟著碎了,后來她走的早,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誰知你也是個有福氣的,偏偏入了貴妃娘娘的眼,將你接進了京,養在了英國公府,這一走,倒叫我想看顧著你都沒了法子。”
妙卿聞言,忙起了身跪了下來,柔聲道“都是孫女不孝,叫祖母惦記了。”
容老夫人“哎呦”一聲,忙叫妙卿拉了起來,半摟在懷中,道“什么孝不孝的,這哪里又是你的錯。”她說完,輕嘆一聲。
妙卿低頭不語,明白容老夫人言下之意,既不是她的錯,便是旁人的錯了,這個旁人自然是指的奪人之女的英國公府了,然而這挑撥在她這里是無用的,英國公府養了她多年,武老夫人更是疼她如親孫女一般,她便真是狼心狗肺之人也需得感恩,又怎可能因她幾句話便對英國公府生出怨懟之心。
她不應聲,自然有人來捧容老夫人的場,三夫人王氏接話道“要我說,千好萬好,也不如在家里好,你們姐妹這次回來,可得多住些日子才好。”她一邊說,一邊看向容三娘,畢竟柳氏留下這三個子女中唯有她最是好性。
容三娘因這話不知所措,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她咬著唇角,眼底滿是為難之色,就聽妙卿笑吟吟的開口道“三伯母便是不說,我們姐妹也要在祖母身邊盡孝的,來前外祖母特意囑咐了,說是不過了五月節斷然不可回京,我們難得回來一次,可得好好服侍祖母才是。”
王氏見妙卿抬了武老夫人出來壓人,便干笑一聲“武老夫人說的極是。”
容老夫人不著痕跡的皺了下眉,心中有些不悅,目光從許氏身上掠過。
許氏端起茶呷了一口,笑道“你若是想要回京倒也無礙,只是你阿姐卻是要留在家里了,早先你父親為她相看了一門親事,家世模樣竟挑不出一絲不妥來,我想著她年紀也不小了,親事是該盡早操辦起來,你阿姐下半年留著府里備嫁,等明年開春在接了你歸家送你阿姐出嫁。”
容三娘聞言臉色頓時一白,眼底涌出了淚來,不知所措的看向了妙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