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他平時咋咋呼呼,凡事也不講究,但汪野這人有個毛病,就是特別注重所謂的“儀式感”。他人生最難熬的那些日子里哪怕過得再不好也沒糊里糊涂過過生日,包括給那兩個好兄弟過生日。
買個小小的生日蛋糕,插上蠟燭,洗一個干干凈凈的澡,認認真真地長大一歲。
再后來這個習慣延伸到過節,仨人兜里的錢沒有多少,但一定會仔仔細細地打掃屋子,買些酒菜回去。所以這個習慣也保留到戀愛中來,汪野并沒把處男之身看得多么要死要活,但他希望第一個晚上兩個人能有個美好的回憶。
日子是他自己定下的,剛好是他和路劭相識一周年的紀念日。酒店也是他早早看好的,房間朝向能看到二環路。想象中的一切幸福都近在咫尺,晚上他還可以陪著路劭一起看北京的夜景,紙醉金迷一把。
這時候,烤肉店的叫號機器剛好叫到了他們的號碼“886號請用餐,886號請用餐。”
“到咱們了,走吧。”路劭站了起來。
“走,吃飯去。”汪野也跟著站了起來,只是又有一絲不好的預感,886,拜拜咯,這號可真夠嗆。
剛一坐下汪野就迫不及待地開始點菜,牛肉羊肉輪流得上,最后還點了一些烤蔬菜。路劭見他點得挺多就沒再張羅,剛要點一些飲料,忽然耳邊的音樂特別耳熟。
就是他今早和蘇立果在公司下面的咖啡廳點餐時聽到的那首,當時蘇立果還說這首歌很流行呢,居然是真的。
路劭又一次打開了手機里的音樂軟件,找到了這首歌曲,隨后轉發到朋友圈。放下餐單正在刷新朋友圈的汪野剛好看到,好奇地問“咦,你怎么想起轉發這個喜歡聽啊”
“就是突然間想起來,挺好聽的,順手就分享了。”路劭放下手機,余光里瞥到一角,蘇立果再次出現在點贊的名單當中。他不由地會心一笑,有這么一個能分分鐘談得來的同事真挺有意思,別人都聽不懂他們在分享什么,但這就是他們獨有的暗號。
烤肉店外的夜景變幻迷離,北京城在燈光的變化下像個盛裝打扮的水晶球,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以為它一直都是這樣絢爛。但等到所有的霓虹燈悄然落幕,街道高樓重新回到陽光的洗禮之下,其實不少建筑物都帶著很濃重的年代色彩。
汪野就很喜歡這樣的年代感,特別是在胡同里亂逛時。早上他去煙袋斜街淘了兩本便宜的小人書,中午時就已經躺在搖椅上看得津津有味了。滿綠的大槐樹上頭落了一只蟬,知了知了叫著,他也不覺得厭煩,只當是盛夏的民謠。
他整個人完美地融進了東食街的市井林里,時不時拿起蒲扇晃悠兩下。
“您好,我來領我的花了。”熟悉的聲音再一次出現。
汪野這回立馬看了過去,似乎也想弄清楚到底是誰在天天照顧花店的生意,但不巧的是只看到了一個背影。
哦,原來是他啊,昨天拿眼鏡片瞪我的那個,汪野心想。
“劉老師,早上您沒來,所以給您預留的玫瑰花都有點打蔫了,要不我給您換一束吧。”花店的小老板并不是對每個顧客都這樣上心,本來就是薄利多銷的行業,他巴不得別人把打蔫的買走呢,“或者給您換個更好的品種,有足足大一倍的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