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來沒有小嬴政什么事,但奈何很多有大志向的人都想教教這位未來的始皇。
在很短的時間里,小嬴政就收獲了不止一位堪稱大家的老師。
就此,小嬴政生活在了水深火熱之中,一直到仙幕出現那日,他才在大魔王曾大父的召喚下,得到空閑。
新仙幕的內容,一直在講嬴舜華和始皇政治理念的不同,以及嬴舜華做出的選擇。
“年幼的光耀帝一直認為自己的父親是千年難出一位的帝王,她在封地所有的謀劃并不是因為她認為自己的父親是錯的,更不是試圖染指皇權,架空始皇。”
“在光耀帝看來,始皇不在乎黔首,就像人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后背一樣。她要做的,就是站在始皇的背后,去關注那些被始皇忽視的東西。”
當仙幕說出嬴舜華選擇避開始皇的時候,嬴稷覺得這個后輩很聰明,但當仙幕說出她選擇從始皇不在乎的黔首入手后,嬴稷就已經明白,嬴舜華必定會失敗。
無論她的初衷是什么,她通過掌控黔首來掌控國家,就是在架空君王,那是任何君王都無法忍受的。
公主的身份,成了嬴舜華最好的掩飾,明明在做結黨營私的事,但就因為她年紀小,因為她是公主,就沒有人懷疑她真正的本意,以至于她向始皇表明想要做太子之意的時候,始皇是震驚的。
對于嬴舜華的所作所為,哪怕仙幕說過,她最后成了光復秦國的開國之君,也沒有壓下各種貶斥的聲音。
一個公主,想要壓過優秀的長兄做太子,簡直是在顛覆各諸侯國貴族士大夫的認知。
然而,仙幕并不會因為世人不滿的聲音而消失。
距離仙幕出現的一年半之后,第七次仙幕按時出現。
嬴舜華用“條條大路通皇位,此路不通我就換一條”來表達她的決心。
為了皇位,她把自己變得更優秀;為了皇位,她用利益來捆綁貴族們。
如果嬴舜華是個公子,那她絕對是最優秀的繼承人。
但她是個公主,甚至是一個對其她女子做出不該有承諾的公主。
終于,在始皇四十七歲的時候,矛盾徹底爆發開。
這是一場所有人都在謀劃的爆發。
嬴舜
華想要破而后立,重塑大秦。
扶蘇黨羽想要鏟除野心勃勃的十一公主。
而嬴政,兒子無法滿意的情況下,他居然選擇了一個公主。
看著仙幕中長成亭亭玉立少女的嬴舜華,看著她為了朱喜,跪在寒風中,八歲的小嬴政似乎懂,又似乎不懂。
“為什么她一定要救朱喜”
“不,她救的不是朱喜,而是她未來身為帝王的權力。如果她現在退讓了,以后就只能不斷退讓。”嬴稷越來越欣賞嬴舜華這個后輩。
“扶蘇已經敗了,始皇的其他子嗣又難當大任。不管朱喜最后死沒死,她都是始皇最好的選擇。”
嬴稷以一個帝王的角度來看,嬴舜華做的一切或許有同為女子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為了捍衛她的權力。
小嬴政卻不太認同嬴稷的話,不過他沒有說出來。
從飆這小奶音叫“阿父父”的奶娃娃,到想盡辦法想要當太子的強勢公主,小嬴政一直都看著這個被老師荀子稱贊的,他未來的女兒。
很多時候,他覺得他們就像是生活在不同天空下的玩伴,所以她總愛去想她那些奇怪的理想和抱負。
而那樣一個想要大秦“幼有所養,老有所依,所有人都能吃飽穿暖”的人,不像是為了權利才選擇救朱喜。
只是,小嬴政不明白,她到底在想些什么。
“女兒愿用封地,換取朱喜一命。”
嬴稷被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