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藍會說嗎
會告訴她們答案嗎
她們也想要那樣一個美好的未來
第二個嫌疑人涉嫌的罪名是故意毀壞財物罪,不過嫌疑人是從犯。
檢察官提的量刑建議是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
這個嫌疑人看起來很是糾結,他對簡以珊說“我可以和律師談談嗎”
簡以珊說“可以,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問姜律師。”
但嫌疑人看了看簡以珊,又看了看姜海藍,還是一副有些猶豫的樣子。
姜海藍站起身來,和簡以珊對視了一眼,簡以珊對俞子航說“你帶他們去323。”
323辦公室是一間小型會議室。
姜海藍和嫌疑人走進會議室后,俞子航順手關上了門。
嫌疑人對姜海藍說“律師,曹剛砸楊華興的店時,我沒有動手,我從頭到尾都沒有動過手,為什么要給我定故意毀壞財物罪”
姜海藍已經看過了認罪認罰具結書上的案情簡介,她溫聲問道“你開車載他去的現場是不是”
嫌疑人沒有猶豫,“是我帶他過去的,但是”
“他還從你車里拿了工具,你沒有阻止,對不對”
“是是的。”
“所以你為他的犯罪了幫助,你開車載他過去,你還沒有阻止他拿你車里的工具去砸別人的店。但因為你沒有實際動手,檢察官考慮到你在這個案子里的參與程度,才給了你緩刑。”姜海藍解釋道。
如果你實際動了手,就未必是這個量刑建議了。
她問,“你明白了嗎”
嫌疑人看著姜海藍,想了想,“哦。”
嫌疑人想了想,又問道,“緩刑是說我不用坐牢嗎”
姜海藍說“對,你不用坐牢,在一年緩刑考驗期內,你只要老老實實不犯事,就不用執行實刑了。但是,如果你在緩刑考驗期內犯了事,你的緩刑會被撤銷,要繼續執行有期徒刑八個月。”
“緩刑考驗期”嫌疑人繼續問她,“那我可以去外面打工嗎”
姜海藍搖搖頭,“不能哦,這一年你不能離開林城,緩刑考驗期內你是要到區司法局那邊報道的。如果有什么特殊情況,你可以和司法局的人說。”
嫌疑人點了點頭。
姜海藍問,“你知道簽署認罪認罰的法律后果嗎”
嫌疑人看著她,“不知道。”
姜海藍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檢察官基本上都會講的她作為值班律師,都得給他講一遍。
“你現在如果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那么基本上,將來法院下達的判決書,就是這么判的。”
“那么,將來你拿到判決書,要是對判決不服,向中院上訴,你就違背了今天你簽的認罪認罰,你上訴,檢察院會同時提起抗訴,抗訴加刑。”
姜海藍認真地注視著嫌疑人,“因為你愿意認罪認罰,檢察官才提出了這個量刑建議,你上訴代表你不認可,檢察院當然要抗訴。”
一般來說,上訴不加刑。
檢察院抗訴不受此限,但被告人上訴,檢察院未必會抗訴。
認罪認罰制度不一樣,簽了認罪認罰具結書還上訴,則必然引起檢察院抗訴。
“你聽明白了嗎”姜海藍神情平靜地看著嫌疑人問道。
嫌疑人說“明白了,之前檢察官也和我說過。”
果然。姜海藍面不改色,“那你愿意簽嗎”
她又說“這個是要你完全自愿,你愿意簽就簽,不愿意檢方就直接起訴。”
嫌疑人想了想,對她說“我愿意。”
姜海藍說“好,我們回去剛剛那位檢察官的辦公室。”
“緩刑和認罪認罰制度原來是這么個意思。”
西漢的黃霸正在奮筆疾書。
他并不是很能理解,也不是很贊同天幕上的律法思想。
可是他們的律法聽起來很有意思研究研究也無妨。
黃霸一邊往絹布上快速寫著字,一邊抽空思考,一個檢察官,一個律師,為何要對犯人表現得那么
他想著,想了一個不是那么貼切的詞,“看重”。